长风文学网 > 大明祥瑞 > 第二百五十章明蒙战争(一)下加更

第二百五十章明蒙战争(一)下加更

作者:花谢才得香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花豹突击队战国之军师崛起帝国霸主倾城妖妃:傲娇王爷逆天宠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本尊夫人有点狂邪王宠妻:废材狂妃要逆天邪王嗜宠:惊世弃妃太嚣张超级抗战系统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解淳自穿越至今,也没有见识过古代战争场面,这次又是原历史中未曾有过的明蒙战争,自然想参予进去,领略一下书中及影视中渲染性极高的战场厮杀激情。 </p>

    当下他出列自报奋勇请令出佂:“陛下,微臣厚颜领武学教官多日,却一直没有上阵征战的机会。微臣不才,愿率领武学院学子和登州新军,出征抵挡蒙古联军,以扬我大明武学院之威。微臣希望陛下同意出征,以圆微臣多年铁血征战沙场的梦想。” </p>

    弘治皇帝和众大臣们都为之一愕,心中暗自惊讶:‘解淳这小子一向懒惰成性,从来不喜欢管理俗事政务。这次怎么一改前态,竟然积极请战出征,此中必有缘由吧?’ </p>

    英国公张睿和解淳共事近一年,已经深知解淳的心性和习惯,对没有把握的事情很少出手,当下出列截胡:“启禀陛下,祥云伯解淳虽然聪颖多智,但毕竟年轻没有经验。微臣愿意率领武学院学子和登州新军出征大同,请陛下体念老臣一片忠心为国的情份上,让老臣为大明朝廷尽一份心力。” </p>

    弘治皇帝原本从心中不愿意让解淳出征,自从解淳在宜川县横空出世,曾多次帮助过自己和自己的子女,他在心中将解淳视为救命恩人,虽然心中有一丝对解淳的隐隐忌惮,但好感还是多胜于猜忌。 </p>

    弘治皇帝和子女们承解淳救助,从他的心中认为解淳是上天赐予大明的祥瑞,岂肯让解淳上阵厮杀,若是一旦有个闪失,岂不让他后悔莫及,I他也对解淳是天赐之大才,有几分忌惮,也不想让解淳掌握军权。 </p>

    正当弘治皇帝为难之际,张睿出列抢夺军权,便顺着英国公的提议,就此下诏:“以英国公张睿为大军主帅,王守仁为军中参赞,胡杰和解珍及卫辉等人为军中将领,随大军帐下听候调遣。” </p>

    “抽调登州新军二千,再抽调精锐将士八千,合兵一齐出佂蒙古联军,子厚一介文人儒士,岂能上阵与蛮夷作战,还是留驻京城主掌武学院诸事。” </p>

    解淳长长叹息一声,好似心有不甘,又出列禀奏:“圣上,微臣的族侄解和是世袭锦衣卫百户官,朝廷的正六品武官,又是秀才出身。却一直跟随在微臣的身边,充当随身护卫,也太不成体统,又委屈他一身文武双全的本领。” </p>

    “皇上不如让他以锦衣卫身份监军,借此良机把他调出去为国效力。微臣的身边有堂弟解兴和解旺两位总旗官护卫足矣,请皇上量材使用解和此等人才。” </p>

    众文武大臣见解淳对此战有这么大的把握,不仅把武学院学子和登州新兵都泒出去,而且把解和也变相推出建功立业,看来祥瑞伯已经看出此战必胜啊!我们也不能干看着,为自己的子孙占些便宜才好。 </p>

    当下一个个出列上奏,请圣上让他们的子孙跟随出征,虽然都是些庶子和不被重视的嫡子随军,弘治皇帝见众大臣都踊跃让子嗣参加军队,便高兴地答应下来。 </p>

    当解淳回到府内,将解和招来告诉他会出征大同时,解和虽然不舍得离开解淳,但有机会从军,抗击异族侵略,他也不舍得放弃这等好机会,便爽快的答应下来。 </p>

    解淳微笑着拍拍解和的肩膀:“和儿,这次出佂我原本泒你出去,是想让你联合你父叔和胡杰等人,听从王守仁的调遣,在此战中立下大功。和儿虽然年纪不大,在军务谋略上,比为叔只强不弱,长期跟随在我的身边,实在太委屈你了。” </p>

    “没想到众大臣以为我有必胜的把握,一个个将子孙们推荐从军,这下子正好,此战确定必胜。你们只要不太骄傲轻敌,有这些大臣在后方作后盾,无论粮草辎重武器等一应俱有,为了他们的子孙立下大功,他们必定会积极予以佐助。你等此去必胜无败,全当出去旅游一趟吧。” </p>

    解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郑重的向解淳行个大礼:“小叔,我不能再跟随在您身边行孝,望小叔保重自身安全。现在您身系解氏一族的重望,可要好好保重自己的身体。兴叔和旺叔那里,我已经安排妥当,他们会象我父子一样护卫小叔,和儿告辞了。” </p>

    解和自从知晓解淳推荐他为监军,就知道小叔已经下定决心赶他离开,他一直真心实意想保护小叔的安全,小叔也曾经亲口应允过,这次怎么又要赶自己离开? </p>

    他对此一直百思不解,最后只能认为小叔特别看重感情,不愿意让自己屈才,一生只做个保镖护卫,既然小叔让自己去官场拚搏,自己就去打拚一番,也许真的能有所作为,等自己有实力后,再暗中保护小叔也不错。 </p>

    由于前线军情紧急,英国公张睿留下一名武学院教官,等候胡杰等人及二千登州新兵,自己率领八千精锐士兵立刻启程,前去增援大同镇。 </p>

    等英国公赶到大同边防时,新任大同总兵官姜汉已经打退蒙古联军数十次进攻,并且给蒙古联军造成千余人的伤亡,使得蒙古联军顿足于大同边城之外。 </p>

    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蒙古人虽然久在北方定居,也有些不愿意,在寒冷天气中作战,而且还是看不到胜利曙光的攻城战,已经有一些小部落乘乱战中返回自家部落。 </p>

    蒙古小王子虽然采取杀鸡儆猴的计策,震慑住蒙古各部落联军,但军中士气已经有所下降,攻打城池时,也变得懈怠下来,小王子见军中士气涣散,便没有了攻城的欲望。 </p>

    只是谨守自家营寨,等待着大明朝廷官员前来求和,按照他们以前轻启边衅得来的经验,大明朝君臣一定会赏赐些金银和粮食给蒙古部落,以安抚异族挑衅的心理,然后小王子便可以得胜为由,心安理得回军草原。 </p>

    有了这场所谓的‘大同镇大捷’,等小王子以后整顿好部落的军心,来年再和大明朝决战挑衅,如此三番两次挑衅下来,大明朝廷便不敢再封锁边境交易,蒙古各部落便能恢复以前的实力。 </p>

    从此以后蒙古小王子的威名,便能传遍整个草原诸部落,对于他之后接任蒙古政权,就能有很大且难以言说的裨益助力。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