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我真的是捡漏王 > 第八十六章 宋代钧瓷窑变釉大罐

第八十六章 宋代钧瓷窑变釉大罐

作者:张易夏千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狼王萧战吸血鬼殿下,轻点咬!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沈浪顾少的宠妻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钧瓷,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被誉为传统制瓷工艺之中的瑰宝。</p>

    钧瓷以其独特的窑变艺术而闻名于世,一直以来,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p>

    所谓的窑变医术,就是,钧瓷在入窑烧制之前,釉色其实是一种颜色。</p>

    但是,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釉质会发生非常丰富的变化。</p>

    等瓷器烧制成,出窑的时候,就会变化出很多炫丽的颜色。</p>

    甚至,有的时候,能够生成一些如云霞雾霭,如湖光山色,或人兽花鸟虫鱼等,极富意境之美的图案。</p>

    这就是钧瓷的神奇之处。</p>

    也正是因其有着如此独特的韵味,被誉为“五大名瓷”之首。</p>

    这是张易之前,就知道的。</p>

    但是,除了这些之外,张易对钧瓷的了解也并不多。</p>

    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没有机会接触过这种瓷器。</p>

    因此,当张易看到这个钧瓷大罐之后,还是非常激动的。没有犹豫,他的右手食指往那钧瓷大罐上一放。</p>

    脑海中的声音,便出现了。</p>

    “请问,是否鉴定?”</p>

    “鉴定!”</p>

    张易心中暗道。</p>

    “北宋窑变釉双耳钧瓷大罐。”</p>

    “钧瓷,以其独特神奇的窑变,位列五大名瓷之首。始于唐代,繁荣发展于北宋。到了宋徽宗初年,这种窑变釉的神奇,更是震动朝野,因此,宋徽宗下令,在禹州建官窑,为皇宫烧造贡瓷。”</p>

    “因为是皇家器物,所以,可以不计工时,不计成本,来烧制出上等精品瓷器。好的就要送入宫内,坏的就要打碎深埋,严禁流入民间。其中,钧红釉在当时创烧成功,可以说,开辟了钧瓷美学的新境界。”</p>

    “然而,随着北宋的靖康之变,赵构南逃,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北方的钧瓷窑口,几乎全都被毁,工匠或逃或亡,钧官窑,也由此断烧,可以说,这场朝代的变革,对于钧瓷的发展,是毁灭性的打击。”</p>

    “此,北宋窑变釉双耳钧瓷大罐,红里透紫、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中泛红,五彩渗化,相映生辉。特别是,两抹如同火烧云一般的窑变红,极富意境,耐人寻味。开片奇特,如珍珠点,在传承的过程中,有非常明显的使用老化痕迹,这是历史的痕迹,却也是真品的特征。”</p>

    “因此,此北宋窑变釉双耳钧瓷大罐,为北宋时期的官窑精品。”</p>

    “美中不足的是,底部因为作为豆芽罐的来使用,被钻了一个小孔,稍稍影响大罐的价值,请问,是否修复?”</p>

    的确,生豆芽的罐子,需要透水,底下的确需要钻孔。</p>

    不过,这个在张易这里,都是小问题,肯定是能够修复的。</p>

    只是。</p>

    现在还不能修复。</p>

    毕竟,还当着这么多人的面。</p>

    如果被别人看到,生豆芽的罐子,底部的小孔神奇失踪,那就不好解释了。</p>

    见张易一直在拾掇这个豆芽罐,吴翠莲好奇,走了过来。</p>

    “张老板,这个豆芽罐您也收啊?”</p>

    张易回过神来。</p>

    “是啊!我刚才看了一下,这也是个老物件,还挺不错的!”</p>

    说完。</p>

    张易就拿着这个钧瓷大罐,也就是豆芽罐,去找到了老魏。此时老魏正在为自己房子塌了的事而难过。</p>

    时而叹气,时而抽几口旱烟,似乎发愁接下来该怎么办。</p>

    张易过去,打了声招呼。</p>

    便询问道。</p>

    “老伯,您这个豆芽罐卖不卖?”</p>

    老魏看了张易一眼,估计也觉得,这东西值不了几个钱。</p>

    “这就是个破豆芽罐,张老板,您要的话,就送给您了!”</p>

    其实,村子里对张易的评价都不错,这老魏也拿过张易和陈叔带来的日用品。因此,张易想要那个罐子,老魏觉得不值钱的东西,就准备直接送给张易。</p>

    “老伯,您这个罐子,是个挺不错的老物件。而且,不瞒您说,我觉得它应该是宋朝的东西。”</p>

    “价格方面,估计比吴奶奶那金龟还要值钱呢!”</p>

    那只小金龟的事,村子里早都传遍了。</p>

    一只小金龟,就值三万块钱,让别人都羡慕不已。</p>

    比小金龟还值钱,那岂不是要高于三万?</p>

    “张老板,您……您说的……都是真的?”</p>

    老魏感觉难以置信。</p>

    “当然是真的,我这也是做生意的嘛。魏老伯,您这个大罐,我看能值个八万块钱,您看怎么样?”</p>

    其实。</p>

    张易刚才打听过,他们这边村里盖一座房子,花费不多,差不多得花八万块。单靠一个村就几十户人家凑钱,肯定也凑不够这八万块。</p>

    毕竟,家家户户都要过日子的。</p>

    能够有凑钱给老魏盖房子的心,是因为这里民风淳朴。</p>

    一般的,谁愿意管这种破事?</p>

    当张易说出八万块的时候,老魏似乎被惊到了。</p>

    他被一口烟,呛得咳嗽了起来。</p>

    缓了一下子,他才开口。</p>

    “张老板……您……您这没开玩笑吧?”</p>

    “我……我这就是一个破豆芽罐啊……就这破罐子,能盖一座新房子?”</p>

    张易一笑。</p>

    “魏老伯,在您看来,这是破罐子,在我看来,这可是宝贝啊!”</p>

    “不过,话说回来,您这也算是因祸得福。要不是因为这场雨,说不定,我还发现不了这个罐子呢!”</p>

    老魏不知道为啥,却好似抹了一把泪。</p>

    “那……魏老伯,咱们就这么说定了,等下,您跟我到吴阿姨家里拿钱就行了。”</p>

    张易才这么刚说完。</p>

    没想到,老魏激动的一下子给张易跪了下来,也不管地上有泥巴啥的。</p>

    他一边跪着,一边还抹着眼泪,口中说着。</p>

    “张老板,您可真是好人啊……我……我那儿子不孝,跑出去打工,一出就是七八年都没回来了,要不是张老板您,我……我这后半辈子,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p>

    “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呐……”</p>

    张易完全没有想到,魏老伯会这么激动。</p>

    吓了他一跳。</p>

    赶紧把魏老伯给扶起来。</p>

    其实,张易的确有帮魏老伯的心。</p>

    如果直接给钱,以魏老伯的性格,恐怕不会接受的。</p>

    有这么个契机,能让对方欣然接受,张易又能够收到一件不错的老物件,就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定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