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我真的是捡漏王 > 第六百章 鉴定角度

第六百章 鉴定角度

作者:张易夏千寻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万相之王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狼王萧战吸血鬼殿下,轻点咬!我老婆是冰山女总裁沈浪顾少的宠妻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最后一步。</p>

    烘干杀菌完成后,陈叔收好工具。</p>

    他对张易说。</p>

    “小易,来,借你的好运,亲手揭开下边这幅画的神秘面纱!”</p>

    张易一笑,微微点头。</p>

    然后。</p>

    他走过去。</p>

    小心翼翼的捏着上层的那幅画,一点点掀开。</p>

    而里边藏珍的那幅古画,也渐渐地出现在他们三个人的视线之内。</p>

    唐大元目不转睛的盯着那幅画,脸上的表情,从一开始的好奇,到后来,看到画面内容的时候,变成了震惊。</p>

    咕咚……</p>

    他咽了口水。</p>

    这一瞬间,他嗅到了漫天钞票飞舞的味道。</p>

    而陈叔,则一样认真的盯着下边的那幅画。</p>

    即便是稳如陈叔,在张易的身边,见识过种种不可思议的陈叔,见到这幅画,也还是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p>

    “卧槽!小易,你……你这运气也太好了吧!”</p>

    这句话,张易听过无数遍,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p>

    听陈叔这么说,他自然是笑而不语。</p>

    这一幕。</p>

    早在张易的脑海中预料到了。</p>

    得到这幅画,运气的成分,的确是有,否则,张易去找王昶的时候,那陈润发也不会刚好就去找王昶卖画。</p>

    对于这幅画。</p>

    张易的关注的点,与陈叔和唐大元都不同,他关注的,是这幅画的内容。</p>

    入眼一瞬。</p>

    是非常熟悉的感觉。</p>

    因为,整个画幅从构图,到具体的景物和人物,以及边角部位的题字,都与外边的那幅仿作基本上是一样的。</p>

    果然。</p>

    正如张易的猜测。</p>

    如此藏珍的画中画,因为在古代,工程量非常复杂,所以,内部所藏的画,果然也不是一般的画作。</p>

    是唐伯虎的又一幅大作《秋山访友图》,倒是合理。</p>

    而这幅画,也是《明书画记》之中,有着明确记载的一幅画。</p>

    张易大概记得,《明书画记》之中记载,《秋山访友图》于明末战乱时期,流落民间。《明书画记》清代注解本之中,也有过记载,此画曾入宫廷,后因赏赐再流出宫外,后流落民间,最后,又由北城桐庐堂,以藏珍之法,藏于未知之处。自此,此唐伯虎《秋山访友图》真迹,消逝于世人视野之内。</p>

    既然出自桐庐堂。</p>

    那么,《秋山访友图》以画中画的方式,再次出现在世人眼前,确实是正确的方式。</p>

    张易伸手,轻抚画面。</p>

    此宣纸,如同温润的皮肤一般,确为上品。</p>

    这本就是真迹的一大特征,既然是佳作,绝对不会随随便便用一张劣质的宣纸。若真的是随随便便之作,即便出自唐伯虎之手,是真迹,但也只是传世普品真迹而已。</p>

    艺术性,以及相对应的价值,也会大打折扣。</p>

    当然。</p>

    桐庐堂藏珍,所藏的应该不是普品。</p>

    随之。</p>

    张易脑海之中,声音传来。</p>

    “请问,是否鉴定?”</p>

    “鉴定!”</p>

    张易心中,暗道此二字。</p>

    随即。</p>

    脑海中声音继续。</p>

    “明代唐寅《秋山访友图》。”</p>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苏州府吴中人士。传说中,说他是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生的,所以,有唐寅之名。当然,此事并无史料记载。”</p>

    “一生之中,唐伯虎玩世不恭,愤世嫉俗,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和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也就是吴门四才子。同时,他的画更负盛名,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为吴门四家。”</p>

    “在明代书画历史上,唐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p>

    “此一幅《秋山访友图》,上有款识,为一首诗。槿花篱下吠独儿,唤取山童看是谁。报是渔郎知客到,自划檝子送魟鰤。后有落款,苏台唐寅。”</p>

    “画的内容,便是诗句所写,意境悠远。”</p>

    “而最后落款,为苏台唐寅,所谓苏台,古代称姑苏台,姑苏台遗址即今灵岩山。公元前505年,始建于吴王阖闾,后来,又经过夫差续建,经历五年的时间才建成。建筑极华丽,规模极宏大,耗资庞大,用来供吴王夫差奢靡,娱乐。而唐寅,就是南州直隶苏州吴县人,所以,此落款苏台唐寅,是唐寅经常用的落款之法。”</p>

    “此外,从画法上来说,山岩以小斧劈皴法为主,人物生动,且生动而富有隐士高人自然之姿态。整幅画画风纯属,且富有几分暮气,隐世之气,因此,是为唐寅晚年之作。”</p>

    “经历清末藏珍,有外层画幅的保护,因此,其氧化的程度较轻,而且,保存的状态也非常完好。所以,无论从化工技巧,还是品相上来看,这幅画,都是唐伯虎传世画作之中的精品之作,确为真迹无疑!”</p>

    这一步的鉴定结果,张易并不意外。</p>

    因为。</p>

    藏珍之外的仿作是古代真品,这幅画是真迹的可能性,就已经非常大了。</p>

    不过。</p>

    陈叔和唐大元就不一样了。</p>

    他们两个的激动之情,远远超过张易。</p>

    唐大元看着这幅画,不由得说。</p>

    “哎呀……真不愧是我们老唐家的人才,这画画的可真好看,你看,这上边的老头,画的多像人啊,还有这树,还长着叶子呢……”</p>

    陈叔不由得挑眉。</p>

    他说。</p>

    “唐先生,您的鉴定角度,还真是别出心裁啊!”</p>

    唐大元呵呵一笑,不多说什么,而是看向张易。</p>

    “张大师,问你一件事!”</p>

    “什么事?”</p>

    张易问。</p>

    唐大元那双眼睛,溜溜一转。</p>

    他笑着问。</p>

    “张大师,我卖给您的那一幅瑶光真人自画像,你觉得怎么样,画工挺不错的吧?”</p>

    张易点头,唐大元说的倒也不假。</p>

    “是啊,画工还算不错,怎么了?”</p>

    然后。</p>

    唐大元又笑着说。</p>

    “张大师,其实,这幅画,我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是我老唐家祖上的东西啊!我看着特别眼熟,特别有亲切感!”</p>

    “张大师,要不然……你看这样行吗?这古代的东西,咱们该认祖归宗的时候,就得让它认祖归宗,落叶归根嘛!既然是我们老唐家的东西,您张大师又是淡泊名利的人,就应该让我把这幅画给带回去,拿到我们唐氏祠堂里,给好好的供起来,这毕竟是我老唐家祖上的东西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