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明末之草原为王 > 第223章 九边之首

第223章 九边之首

推荐阅读:花豹突击队战国之军师崛起帝国霸主倾城妖妃:傲娇王爷逆天宠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本尊夫人有点狂邪王宠妻:废材狂妃要逆天邪王嗜宠:惊世弃妃太嚣张超级抗战系统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大明为抵御北方游牧部落入侵,先后成立了九边重镇,分别是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廷绥,固原,甘肃,宁夏镇。 </p>

    其中宣镇又有九边之首美誉,其总兵官一般都会挂一个镇朔将军头衔,地位比其他总兵略高,镇城最为雄伟高大,初时设立了十五卫,六十六所,兵马多达十余万。 </p>

    然而,两百多年下来,和明朝其他地区一样,所有卫所也都糜烂不堪,主要还是依靠宣镇总兵辖下的一万多边兵再支撑。 </p>

    “鞑子细打开了关门,守不住了,快跑呀!” </p>

    “冲啊!” </p>

    “杀呀!” </p>

    当刘千总派兵下城去支援时,为时已晚,黑衣人已经杀到了城门下,防守城门的几百明军同样不堪一击。 </p>

    刘千总和墙上正在防守的士兵都是大惊失色,都没想到股后面竟然会杀出这么一伙强人。 </p>

    这队黑衣人足足有两百多,个个手持钢刀,凶悍无比,片刻间,就将长城下负责抬木头石块的上千军户杀的四散而逃。 </p>

    当越来越多的士兵,被调上长城防守后,突然一队黑衣蒙面人从长城内侧的一片树林中杀出,直扑城门而来。 </p>

    别说,这些武官虽然怕死,但有他们躲在后面咆哮,普通士兵们尽管再怕,却也只能硬着头皮推木头扔石块。 </p>

    千总千户等武将则是提着刀在盾牌手的保护下,来回吆喝。 </p>

    “谁敢后退格杀勿论。” </p>

    “快,给老子砸,狠狠的砸…” </p>

    同样城墙上的明兵也被箭支时不时中,发出凄厉的惨叫,有几名士兵吓得想要转逃下城墙,随即就被督战的家丁砍翻在地。 </p>

    随着鞑子呐喊着冲近将梯子搭在了墙上,一块块大石砸下,一根根圆木被推下了墙,砸的鞑子是惨叫连连。 </p>

    鞑子近后,也只派出了五千人马扛着梯子发起进攻,两千人在后放箭掩护。 </p>

    “杀!” </p>

    因为兵马一多,老远就会被发现,当摆好阵势正式进攻时,对方的援军恐怕也出发了,可派小股部队突袭,又很难短时间内攻破各关隘。 </p>

    皇太极也正是清楚卢象升的布置,才知道若是大军强攻的话,恐怕很难攻破。 </p>

    而长城沿途各隘口,驻守的大多都是卫所兵,只有少数几处派遣了一些边军,一旦鞑子从哪里进攻,镇城的边军精锐,短则半天,长则一天就能赶到支援。 </p>

    宣府的防御是卢象升亲自部署的,比起以前分兵驻守,这次卢象升将边军精锐都集中到了宣化镇城内。 </p>

    而这一段长城比其他段长城都要高出一倍,加上六千多大军,想要坚守一天还是不成问题的。 </p>

    不多时,数万鞑子就兵临城下,但受地形所限,也只有一里宽的地方可以进攻。 </p>

    而这时营房的大军也已集结完毕,一时间抬石头的抬石头,扛木头的扛木头,架锅提粪,忙得不亦乐乎。 </p>

    随即姓刘的千总就一边派快马前往镇城求援,报告敌,一边招呼士兵防守。 </p>

    果然,听了这名千总的喊话,墙上的士兵们看了看高大的城墙和两侧险峻的山势,都安心了不少,连那名卫指挥使都恢复了一脸威严。 </p>

    “嗯!”千总一脸凝重的点点头,随即就大喊道:“兄弟们不用担心,鞑子善骑,却不善攻城,哪怕人再多,也休想攻进来,咱们只要坚持到下午,援军就会抵达。” </p>

    “老刘,这怕不是得有好几万大军吧,真他娘的倒霉。”一名卫指挥使也来到了城头,眼皮顿时一跳。 </p>

    一名武将在家丁的簇拥下,匆忙的来到了城头,墙上的士兵都是纷纷让在了一边,这名千总同样倒吸一口冷气。 </p>

    “千总大人到!” </p>

    只见前方七八里外,铺天盖地全是骑兵,一眼都望不到头,胆小的已经瘫软在了长城上。 </p>

    但正月二十这天,一大清早,张家口关隘城楼上的大钟就被敲响了,正在熟睡中的官兵都是慌张的爬起来,顿时堡中军营乱做一团,而墙上放哨的官兵早就吓傻了。 </p>

    五十里的长城段,每座烽火台里都有人夜放哨站岗,时不时还有士兵沿着长城巡逻,大军则是驻扎在张家口堡内和长城下的营房里。 </p>

    由于宣府大同大量玩忽职守的千总千户,把总百户被杀,加上又调拨了一批钱粮,普通士兵每人都分了一点,所以张家口的两位主将还算尽忠职守,士兵也勉强配合。 </p>

    张家口虽然只是一个千户堡,但兵马却是不少,自从后金在辽河会盟后,卢象升就从其他各卫抽掉了五千大军驻守,加上原先的一千边军和一千军户,兵力高达七千,主将分别是一位卫指挥使和一位千总。 </p>

    范永斗等八家晋商的老家被赵锐抄了以后,将精力就全转移到了张家口,各家家丁,商队护卫加起来数千,都是从军户和边军中招募的好手,战力直各武将的家丁。 </p>

    导致这一地区庄堡林立,即有商人建立的民堡,也有军户的军堡,其中又以范家的庄堡最为庞大。 </p>

    张家口堡原本只是一个千户堡,但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大量的商人汇集于此,建立货站商行,后来不堪军户扰,更是索自己建立庄堡。 </p>

    想要武将听命行事,就得先拿银子来,没银子哪怕皇帝来了,都不会鸟你,毕竟当兵吃饷天经地义。 </p>

    而卢象升也才敢杀那些玩忽职守的武将,若非如此,恐怕早就引起哗变了,这就是大明文官和武将之间的规则。 </p>

    所以卢象升也只能变相的和宣镇各将达成一个默契,那就是他下拨二十万两军响,封锁边境两个月,这两个月内一粒粮食物资都不许出关,违者杀无赦,众将这才勉强答应。 </p>

    光给宣镇的卫所补发军响,全国其余各地的卫所同样也不会答应,可以说这已经是一个无解的存在。 </p>

    除为朝廷能补发历年所欠的军响,可十多万大军欠发的军饷怕不得有一两百万,何况宣镇的补发了,其余各镇不补发又如何会罢休? </p>

    因为这些商人和宣镇的十多万官兵早就绑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封锁边境抓捕商人,就意味着断了这些官兵的生计。 </p>

    正因如此,所以哪怕卢象升接任宣大总督以来,明之张家口的商人可能在向后金走私粮草兵器,却也不敢冒然动手。 </p>

    但即便如此,近些年来边军由于缺粮缺饷,战力也是下滑的一塌糊涂,若非各武将依靠收取各商队的孝敬银子,怕不是早就哗变了。 </p>

    “娘的,都滚开…” </p>

    随着关门被打开,几千明军顿时陷入了大乱,纷纷沿着长城向两侧逃去,各武将同样也只能在家丁的护卫下逃命,挡在前面的士兵都被砍翻在地,导致一时间被砍死,挤下长城摔死的不计其数。 </p>

    好在远出烽火台上的明军,逃走之前,还记得将烽火台点燃。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