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寿宁侯 > 第170章 惊艳问世,燧发枪!

第170章 惊艳问世,燧发枪!

推荐阅读:花豹突击队战国之军师崛起帝国霸主倾城妖妃:傲娇王爷逆天宠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本尊夫人有点狂邪王宠妻:废材狂妃要逆天邪王嗜宠:惊世弃妃太嚣张超级抗战系统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鹤龄很无奈,既然无法阻止,姑且听之任之。

    随你们去折腾吧,老子不管了,这次是真的不管了!

    回家陪媳妇去了!

    集齐三万兵马可不是件事,首先是户部也划拨钱粮,然后是兵部,五军营、勇士营、骁骑营、神机营、金吾卫,还有各地卫所,全部忙着调兵。然后是津港的船只,以及沿海各处的船只,包括漕阅粮船,全部征集起来。

    仅仅准备工作就忙活了两个多月,最终,英国公集起一支大战舰共计六十五只的舰队,浩浩向南驶去,在福州休整之后,开始进攻夷洲岛。

    此时张鹤龄正在家守着娟和仙游公主,偶尔也去南山书院走走。

    毕竟自己是南山书院的院长,有事没事的,过来看看。

    由于南山书院包揽了弘治六年试前三名,一时名声大噪,立刻吸引了很多学子前来,有些邻县的人家也将自家的孩童往南山送。

    以前南山书院是为南山庄户准备的,全程免费,但是现在人越来越多,张鹤龄干脆推行了收费制度,每个入学孩童,一个月一两银子,南山庄户的孩童半价。

    这是因为南山的庄户现在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有盐坊、娟秀阁、土豆田,以及新建的各种手工作坊,这里从来就不缺赚银子的地方,不到一年的光景,一群逃难的流民现在竟然混成了康阶层。

    所以,即便是南山书院开始收费,庄户们也没什么意见。

    甚至赵二宝等人建议张鹤龄全额收费,理由是,咱们南山的人,不差钱!

    张鹤龄又看不上这点银子,收费主要是为了给教职人员发工资,以前这部分成本都是自己掏的腰包,现在书院步入正轨,该收学费收学费,该发工资发工资,不但可以自给自足,竟然还有不少的结余。

    张鹤龄干脆将这部分钱设立成奖学金、助学金和科研基金,奖励那些学习成绩好的,或者是家庭困难的,还有就是资助搞研发的,比如洛雨荷和张六阳正在进行的青霉素提炼工艺。

    尽管变成收费入学,南山书院依然爆满,张鹤龄只好进行了二次扩建,并将南山医学院独立出来,另外开设南山工学院和算学院,这些人大多是从原书院中挑选出来,有一定赋的年轻人,培养方向是开设新政的津府,那里需要大量的新型人才。

    毛宪清和贺东来在津府任职,平里很忙,只有在沐休的时候回书院授课。

    杨怀瑾也很忙,但是张鹤龄规定了,每个月至少来授四次课,主要是针对工学院。

    今,杨怀瑾又来了,还带着一大包的东西。

    打开来,张鹤龄看到一柄短铳,一柄长铳,还有几颗手榴弹一样的东西,全是军火。

    “恩师你看,这是王恭厂最新研制的燧发枪,经过多次实验,已经成了。”

    张鹤龄立刻将东西包起来,皱眉道:“你把这玩意带到书院做什么?”

    杨怀瑾没反应过来,回道:“自然是拿给恩师看的。”

    张鹤龄很无奈,这可都是军事机密,而且极度危险,学校里都是孩子,一个比一个调皮,万一谁给你顺走了,怎么办?

    “跟我走!”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蟒卫训练基地,这才重新打开包裹,张鹤龄拿起短铳,仔细打量起来。

    这柄短铳是仿照自己那柄做的,在扳机处加了一些金属装饰,很有中国风,拿起来掂拎,嗯,木质枪柄的手感还不错。

    “枪柄用的什么木料?”

    “回恩师,用的白桦木,经过烘烤、脱蜡、层压、浸油等多重工艺,质地坚硬、耐磨,而且不会开裂。”

    “枪弹呢?”

    杨怀瑾拿出一颗黑色的铅丸,然后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纸包,道:“这是定量火药,每次装弹只需将火药包外层去除,然后塞进枪管即可。”

    张鹤龄满意地点点头,不错,这样首先是省去了填装火药的繁琐过程,同时又避免了因药量过少而火力不足,或者因装药过量而炸膛的况。

    “好,咱们试验一下,你来装弹。”

    只见杨怀瑾两手握着短铳,咔嚓一声,从中间折开,然后拿出一颗黑色的铅丸塞进枪管,又拿出一个圆柱形的纸包塞在后面,再然后又是咔嚓一声,将枪管掰回来。

    张鹤龄在一旁看的目瞪口呆,后式装弹都研究出来了?

    杨怀瑾看到张鹤龄的反应,解释道:“恩师,是这样的,因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如果弹丸偏,击发出去很容易偏离目标,所以,弹丸最好是和枪管吻合。但是由于做工的问题,又不能保证每颗弹丸都能和枪管完全吻合,因此,我们想了个办法……”

    张鹤龄暗自点头,可不要瞧古饶智慧,厉害着呢!

    “……将弹丸制作的比枪管略大一些,因为弹丸是铅,比较软,即便是比枪管大一些也能塞进去,这样可以保证弹丸和枪管是完全吻合的,但是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将弹丸从枪口往里面塞的时候,需要用铁钎用力戳进去,很麻烦。因此,有匠人提议,将枪管和枪膛分离,从枪管后面装弹,只需将弹丸和火药压入即可,此过程不需要借助其他工具,甚是便捷。”

    杨怀瑾装好怜药,然后将枪口垂下,递过来。

    此时张鹤龄心中很是诧异,这种填装弹药的方式需要解决枪膛密闭的的问题,方才听杨怀瑾已经试验成功,意思就是这个问题已经解决了?

    若是将弹丸和黑火药换成无烟火药做成的子弹,再将枪管内壁刻上膛线,就完全成为一把现代手枪了!

    “恩师,这把短铳的最大有效击距离可达五十步,超出五十步,便不准了。”

    五十步就是大约二十五米,对于手枪来,二十五米的精准度已经很不错了。

    前方大约三十步远,竖着一支靶,张鹤龄举起枪,用准星对齐,扣动扳机,砰地一声响,再看那靶,被打穿一个大洞。

    张鹤龄很满意,感觉比亨利送的那柄短铳厉害多了。

    “生产了多少?”

    “目前主要生产的是长管枪,短铳只有一柄,是留给恩师防的。”

    张鹤龄又拿过一支长管枪,枪结构和方才的短铳完全一致,枪管可以掰开,然后从后面压入弹丸和火药包,不过这次的火药包好像要大一些。

    “长管枪的火药量要多一些,有效击距离是一百步。”

    一百步,也就是五十米,所谓的神手,击距离不过才一百步,自己给蟒卫装备的弩弓可达一百五十步,甚至二百步,但是弩箭的速和燧发枪没法比,不是一个档次的。

    紧接着,杨怀瑾又拿出一个更长的火药包,外型如拇指般大,道:“这是散弹,在火药里装填了十几颗钢珠,没有铅丸的远,也没有精准度,但是击覆盖面很广,主要是针对近距离作战。”

    然后,杨怀瑾拿起一颗手榴弹,道:“这是按照恩师的吩咐制作的手雷,外壳是铸铁,里面填充的黄火药,威力比霹雳弹强了十倍不止。”

    张鹤龄接过来看了看,这颗手雷大和拳头差不多,当初的霹雳弹只有拇指粗细,而且霹雳弹是用弩箭出去的,为了减轻重量,外壳用的是纸,和烟花炮仗的外壳相似,这一次可不同了,完全就是现代手雷的标准。

    可是,张鹤龄有个疑问,这手雷怎么跟竹筒一样,是个外表光滑的圆柱体?

    “当时不是让你做成椭圆形,方便抓取,为何做成这种形状?”

    杨怀瑾又拿出一个大家伙,张鹤龄看了看,是一柄弩弓,比蟒卫配置的复合弩大了一圈,但是很奇怪,弓有个圆筒,像个炮筒一般,看这个圆筒的大,好像和手雷的外径相同。

    杨怀瑾解释道:“恩师过,手雷主要依靠士兵的臂力投掷出去,但是学生想到,士兵的臂力有限,投掷距离一般在五十步上下,便是赵铁锤这般的壮汉,最多也不会超过一百步,于是学生想到了恩师的弩弓,然后加以改造,可以将手雷出去,经测试,最远可达两百步。”

    将手雷出去?

    张鹤龄彻底惊呆了,这玩意竟然是个掷弹筒!

    不得不,杨怀瑾在发明创造这方面真是很有分,自己安排的燧发枪和手雷都给你整的明明白白,完了人家还额外赠送一个掷弹筒。

    除了击距离不够,这玩意完全堪比迫击炮啊。

    怪不得敢跟兵部尚书叫板,有实力的人,就是这么嚣张!

    “回去加紧生产吧,如今战事已经开启,这些新式武器至关重要,早一运往前线,便可早一结束战斗。”

    杨怀瑾回道:“手雷倒还罢了,只是燧发枪的制作非常繁琐,每个零件都要严格检验,只能一支一支来组装,还有就是精铁有限,目前无法大规模生产。”

    “能做多少算多少,为师有预感,这些东西很快就要派上用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