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103章 城外工事

第103章 城外工事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翌日一早,苏杭在指挥使官厅召集开会,新勇营锐勇营哨官以上军官,王雁伟王成刚高长寿等人,加上同知胡玉国,宫海波,四个指挥佥事蒋力,邱伟生,秦振兴,张继东等人,以及金州卫所的六个千户,高级吏目主事全部参加。

    凌晨起来,苏杭已经去看了城外一直延伸到大黑山的工事,也看到了王成刚训练部署的官兵,相当满意。

    苏杭先向金州众人通报了辽沈局势,然后道,“鞑子应该会南下,但没有什么可担忧的,他们来多少人就会死多少人,但我们不仅要应对鞑子,还要考虑到从复州海州营州等地逃亡南下的乡亲们,帮助他们应对此次灾难局面,现在本官宣布,金州进入战时紧急状态,所有人必须听从调遣,如有违抗军令者,杀无赦!”

    所有人凛然应诺,然后苏杭带诸军官来到了金州北城头,在这里可以看到城外一直延伸到大黑山的整个工事。

    昨晚在金州湾上岸,金州城北面的情形没人见到,等诸位军官上了城头,向北望去大吃一惊,城外的平野上,无数沟渠纵横,最外围是弯弯拐拐的数道拦马沟,然后是一道深壕,在城墙上看不出有多深,深壕后边是土墙,如果土墙是用挖深壕的土堆成的,那壕沟一定很深,因为土墙高一丈,很厚实,呈锯齿一样的形状,每隔百步左右还有一个堠台,高度超过土墙不少。

    后边还有数道夯土胸墙,隔一段就有一个与地面齐平的缺口,缺口两侧用一人半高的竹筐装满土。

    向东望去,从城池到东边大黑山,也是数道壕沟,这样的壕沟阵地布满金州城和大黑山之间,山上也是同样景象,大黑山上有炮台,山腰有炮台,山脚还是数道壕沟,拦马沟和胸墙堡垒,一层层的壁垒依山而上,一些道路弯弯绕绕缠绕在山体上,连接着那些防御线,整座山都如同是一座兵营,可想而知他们是层层设防,每一层又自成体系。

    而在整体工事北边,还有密集的小坑洞,可以阻止盾车快速靠近。阵地中,北边城头上和山上、山腰的炮台,摆放着不少火炮。

    我的天老爷呀!大家吸一口凉气,这防御工事比沈阳东城外的工事,可复杂多了立体多了,王成刚得意地看着众人震惊的脸色,邓玉龙于涛等人大声叫好。

    “固若金汤啊!”陈栋生喃喃道,他看看旁边的魏二刚沈秋石,他们南来的路上,才知道参将大人还当着金州卫指挥使。

    “老王,你不应该把工事修的这么好啊。”李德公沉吟道。

    王成刚看他不像看玩笑,惊讶道,“为什么?”

    李德公道,“俺们这样会吓着鞑子的,那些狗娘养的见到这样的工事,还会往上冲吗?”

    这个思路,大家一想很有道理,张静波道,“可不是嘛,如果俺们没有名气,也就算了,但苏字大旗鞑子已经有点怕了,再见到这样工事,除非鞑子是傻的,不然不会硬攻的。”

    苏杭听了,哈哈笑道,“你们说的恐怕会成真,他娘的,用力过猛了,这事怪我,不过,修好的也不能拆了。”然后他当即给众人下任务,王超部守城外西北,于涛部守北边,邓玉龙部守金州和大黑山之间,陈栋生部守大黑山脚,魏二刚部守山腰,沈秋石部作为机动兵力使用。

    山顶由炮兵把总郝红两个哨驻守,另外两个炮兵哨驻守城头,各个千总自己调配部下轮换休息与执勤。

    骑兵把总徐公室带着骑兵,带上兵工局特意生产的铁壳地雷和石头雷北上,一方面探查敌情,一方面挑险要地势阻击敌人前锋,然后苏杭又特意和徐公室交代了一番。

    王成刚部,加上刚刚成军的三千五百青壮,一共四千人,苏杭让他带领一千人防守大黑山东边,一直到海边,那里也修了数道壕沟胸墙,只不过鞑子从这个方向来的可能性极低。

    剩下的三千人全交给王雁伟,一部分负责后勤造饭,一部分将协助安置即将到来的难民。

    各人去忙碌了,苏杭带着王雁伟高长寿回到官厅,他问王雁伟道,“北边南投的难民如果汹涌而来,你准备好了吗?”

    王雁伟昨晚已经向苏杭做了这几个月的工作汇报,便道,“粮食,木柴,挖地窝子的位置都准备好了,就是还欠缺组织管理的人手,需要大人给卫城的吏目和主事们下令配合。”

    “都哪些人能用?”苏杭问高长寿,高长寿便呈上一份名单,同时解释道,“同知胡玉国宫海波霸占军田,跟鞑子走私贸易,四个指挥佥事蒋力,邱伟生,秦振兴三人亦如此,只那个张继东好些,霸占些军田,但不跟鞑子做生意。

    卫镇抚刀海为人还算正派,占的田地最少,下边千户所的六个千户,统统霸占军田走私贸易,高级吏目中的几个经历、知事和吏目,只有知事何凤舞好些,其余的令吏典吏均贪污走私,霸占军田。能用的攒典、司吏名单都在这。”

    高长寿这几个月,把金州的人查个底朝天,其实很多都是公开的秘密,只要有心,很容易知道。

    “其他细事以后再说,先把能用的小吏都叫来,协助你们安置难民。”苏杭把名单给王雁伟,让他去叫人。

    大明卫所吏员在经历、知事和吏目以下,分为攒典、司吏、典吏、令吏几等,攒典是吏之最末等,令吏则较有权力,这些小吏基本都是读书后科举无望的人,但一直做具体事,其中能人不少,只是多奸滑之辈,高长寿给苏杭推荐的人都是些老实能干之人,即将处理的几个令吏典吏,当然不会用。

    能用的人,王雁伟平日都有些联络沟通,马上,他就把人带来了。三十多个穿着绿袍盘领小吏服饰的人,来到了苏杭面前,苏杭见多是神情沧桑与疲倦、身上衣袍沉旧之人,这就对了,都是不得志之人,也无机会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