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122章 朝堂(下)

第122章 朝堂(下)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亓诗教表情坚毅语气果断,跟着他的话音,楚党的吴亮嗣、黄彦士、官应震等三党魁,以及浙党副魁首房谕令等一些人均出班,请求诛杀东林。

    皇帝卡巴着眼睛,看着他的大臣们不说话,首辅刘一燝一直不作声,杨涟走前几步,对皇帝躬身施礼,道,“陛下,微臣也有几个问题请苏将军解惑。”

    皇帝点点头,杨涟看着苏杭道,“请问苏将军,鞑子在沈阳城一共死了多少人?”

    苏杭看着杨涟,其实他非常不喜欢这个人,这种言官屁用没有,逼走熊廷弼的就是东林这些人,但将他骂个狗血淋头,将袁应泰严辞鞭尸,又有什么意义?辽沈已经丢失的事实改变不了,只是痛快痛快嘴而已,徒然被人当枪使。

    苏杭沉吟道,“沈阳守军和川军与鞑子激战一夜,据我保守估计,鞑子死伤至少五千以上,此前他们在沈阳城外已经扔了七八千具尸体,沈阳内外,鞑子大概死伤一万二三。”

    “如果加上其他,此次鞑子出兵辽沈,死伤至少在一万五千人,是这样吧?”杨涟问道。

    “差不多。”苏杭点头。

    杨涟继续道,“苏将军,女真军队大概有多少人?”

    “六万多人。”

    “苏将军,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努尔哈赤,你的军队死了一万五千人拿下了辽沈,你会是什么想法?”

    苏杭没有迟疑,“我想努尔哈赤不会有胜利的想法,他会觉得得不偿失,因为代价太大了,女真户数有限,每个鞑子的生命对奴酋来说,都很珍贵。”

    “对,就是这样!”杨涟击节叫道,“女真得了我们的城池,但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暂时丢了的城池还可以夺回来,但死了的人却不能复活,女真户数有限,此次辽沈之战,在我看来,简直是我方胜利!”

    我艹,这家伙真他娘够厚黑的,怎么算也算不出明军胜利啊,本来守住辽沈,鞑子伤亡惨重必定会退去,但因为袁应泰的失误,辽阳城破而沈阳也跟着丢失。

    如果单单计算城池丢失和对方伤亡人数,排除鞑子获得的战略优势,那倒是可以说五五,但这是没将自己军民损失算在内,贺世贤秦邦屏等战死的将官军卒就不算了?不知道有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就不算了?还是这个姓杨的根本不拿将官士卒和百姓的命当回事?

    但苏杭咬紧牙关,不再言语,没有选择和杨涟争论。

    楚党齐党几个魁首越看苏杭的表现,越觉得不对劲,苏杭上书朝廷报捷,只提前任经略,绝口不提袁应泰,他是熊廷弼爱将众所周知,所以他们判断这个武夫应该是因为熊廷弼被逼迫离开,而对东林党有怨,所以才派人去接触的。

    但是这个苏杭并没有像答应好的那样鞭挞袁应泰,攻击东林党,话语虽然对袁应泰的策略有所批评,也太平和了,最后一番对话,居然让杨涟得出了我方胜利的结论,他居然没有反驳。

    明明失地两座坚城,几十军堡,让杨涟一番计算后,居然无耻地宣言胜利,这可不行!

    楚党齐党等人当即反驳,东林党这边也火力全开,双方你来我往,七层髹金宝座下,这些服蟒缠玉的部堂高官们,马上吵成了一锅粥。

    皇帝打着哈欠,觉得甚为无趣,吵架几乎是每次朝会的保留节目,他懒得听他们吵什么,经常走神。

    不过无所谓,大明群臣早就习惯了不靠皇帝决策,这样挺好,圣天子垂拱高坐,当好他的吉祥物,国家大事交给文官来决策。

    首辅闭目养神,很超然地置身事外,刚才请诛他的言论,他就像没听到一样。

    苏杭就像出庭的证人,控辩双方都问了话,也就没人理他了,不过,不少楚党齐党中人怒视与他,且严辞反驳刚才他的部分言论。

    苏杭看着这些朝堂高官,暗暗叹息一声,回到了殿门口自己的末位。

    不知道魏忠贤在此次政争中扮演什么角色,但他还不是九千岁,阉党还没有出现,东林还会掌权几年,为了自己锐勇军的利益,他就是再厌恶东林党,也不能和他们闹翻。

    况且,党争误国,这些人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现在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所有言行的着眼点都是利益,让自己利益最大化,让自己壮大起来,才能尽早消灭鞑子,就是为了得到足够的弹药供应和军饷,自己都不可能答应吴非提出的要求,不可能给在野党当枪使的。

    自己可以选择鞭挞袁应泰和东林党,可以反驳杨涟的计算方式,但东林党对泰昌帝父子十几年的支持,不是一次辽沈之战的失败可以动摇的,自己的呐喊和反对不会有任何效果。

    跟楚党齐党合作,自己什么都得不到,什么也改变不了,徒然让锐勇军处于艰难境地。

    双方吵了几乎一个时辰,其实质就是在野党想上台,在朝党不让,辽东问题似乎并不关键,只是拿它做个筏子而已。

    “退朝……”在众大臣的恭送声中,手工达人直奔他的木工房,朝会没有任何结果,大臣们鱼贯出了乾清宫,楚党齐党等大佬正眼都不看苏杭,这个卑鄙的武夫可耻地背叛了他们。

    兵部尚书张鹤鸣叫住了苏杭,出宫后,在一众兵马护卫下,二人回了兵部。

    张鹤鸣对苏杭今天的表现还算满意,问了金复两卫现在的情况后,对苏杭道,“防备鞑虏再行刺杀之事,首辅大人安排你住进鸿胪馆,也便于保卫。”

    这就是合作的福利了,苏杭道,“大人,末将来京前,已经令部下出兵镇江和宽甸六堡,相信不日就有战报传来。”自己升副将还是升总兵,部下升到那个职级,完全看兵部尚书如何落笔,既然已经合作了,自己就送他一个功劳。

    张鹤鸣眼中露出喜色,沉声问道,“有几成把握?”

    苏杭道,“鞑子重兵都在辽中,防备辽南和辽西,辽东空虚之处,出兵必有斩获!”

    “好,锐远,你很好。”张鹤鸣称呼了苏杭的字,甚至拍拍他的肩膀,看来真的很满意,镇江和宽甸六堡十几年前失去,收复失土的政治影响力可不一般。

    第二天的朝会上,兵部尚书张鹤鸣向皇帝奏报,上个月他派人去核实辽南大捷的首级时,便下令给金州卫指挥使苏杭,向东北收复镇江和宽甸,相信不日就有战果。

    如果政治是妥协的艺术,那么可以说,苏杭的锐勇军作为一股力量,已经可以到政治舞台上来扮演一个角色了,而他这次的妥协与合作,应该也能为他争取到想要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