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141章 英烈祠

第141章 英烈祠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五月,叶向高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进入内阁,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首辅朱赓去世,次辅李廷机因为人言而长期闭门不出,叶向高成为内阁唯一的辅臣。

    年底,叶向高任内阁首辅,之后,他一人主持内阁达七年之久,人称“独相”,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叶向高连上六十二道奏疏请求致仕,获准回乡,此时,他已经是东林党众望所归的领袖。

    泰昌帝即位后,特别下诏要召回他,不久,天启帝即位,又下诏催促他回京,叶向高多次推辞,都没有获准。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东林党魁回到朝廷,授中极殿大学士,再次成为内阁首辅。

    皇帝非常高兴,听从叶向高建议,发放帑银二百万两,作为东西战事急需。

    叶向高回朝后,询问辽东战事时,朝堂的东林党皆支持辽东巡抚王化贞,二百万两白银的军费,落到辽镇头上五十万两,直接被解送到广宁,交给王化贞。

    驻扎在右屯、持尚方宝剑的辽东经略仿佛不存在一样。得到消息的苏杭,坐船去了右屯。

    袁应泰失陷辽阳,但袁应泰至少敢战,战败自杀。王化贞的奇葩策略蠢的都不用提了,寄希望于蒙古插汉部的四十万大军,插汉部连男女老幼都算上,有四十万吗?

    还寄希望于李永芳反正,以李永芳在东虏中的地位,他就是反正又有何用?这个蠢货派李永芳昔日的朋友孙德功去劝降,结果孙德功倒被李永芳劝的投降了后金,还想着活捉王化贞作为自己的功劳哪。

    上次熊廷弼二人来金州时,苏杭曾提议派人杀了王化贞,但被熊廷弼坚决制止,同僚争执岂能暗杀?潘儒巷跟苏杭说,经略与巡抚矛盾公开化,如果此时王化贞被暗杀,所有人都会怀疑指责熊大人的,苏杭想想也是,就放弃了。

    不过孙德功这个汉奸就不必客气了,苏杭指示高长寿,带狙击手干掉他,其实他也早想过派狙击手去杀了鲍承先,但鲍承先在辽沈,杀他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也许会损失几十兄弟,苏杭想想不舍得,就让那狗东西多活几年吧。

    苏杭坐船来到辽西,在右屯见到了极为愤懑的熊廷弼,被新任首辅无视,此时的经略已经完全有职无权,辽西人财物的调配权力完全在巡抚王化贞手里。

    苏杭是来劝熊廷弼的,“大人,去辽南吧,明年我们用胜利告诉朝堂,王化贞那个蠢货的策略是行不通的。”他言辞恳切道。

    熊廷弼问苏杭,“王化贞派人去金州要粮食人马了?”

    苏杭笑道,“是,派毛文龙去的,被我骂了。”

    熊廷弼苦笑一声,“我们都听说了王化贞弹劾你,张鹤鸣还派了监军?”

    苏杭点头。

    “知道锐勇军能打,是想蹭你的功劳,”熊廷弼突然起身,坚决道,“我不能像他那样无耻,所以我不能去辽南。”

    “大人,没有您的支持,就没有锐勇军的今天,就像没有先皇和首辅方大人的支持,您此时伸展不开一样,难得锐勇军不是辽东经略的麾下吗?此时正是我等回报大人之时啊。张鹤鸣算什么?我跟他走的近些,无非是为了得到一些火炮弹药的补给,您哪里需要在意他那?”

    “是啊,大人,此时的局面要突围,要么去辽南,要么就是辞职了。”潘儒巷道。

    熊廷弼想了半晌,还是坚持道,“我相信锐远能打败鞑子,但我不能去辽南,那在世人眼里,我和张鹤鸣有何区别?我向朝廷请辞。”

    接下来的两天,不管苏杭怎么劝说,熊廷弼就是不去辽南,他给朝廷写了奏章辞职,随同奏章一起去的,还有皇帝赏赐给他的尚方宝剑、麒麟服和四枚彩币。

    在原本的历史上,熊廷弼没有在第一任经略位置上建立太多功劳,所以此时依然不甘心,直到广宁惨败退往山海关,结果被王化贞连累,下了大狱。

    但这个时空,他已经在辽东建立了莫大的功勋,不需要再次证明自己了,性格刚毅好斗的他,突然厌倦了朝堂争斗,既然朝廷不用我,何必恋栈?干脆辞职。

    苏杭没有劝动熊廷弼,只得黯然离去,辞职也好,至少不用受王化贞连累。

    ……

    刘爱莲挎着一个竹篮,顶着风雪,从峨眉春饭馆出来,从北城门出去,向东北方向、大黑山脚下的锐勇军英烈祠走去。

    祠堂落成那天,刘根和刘爱莲父女都到了现场,总兵大人讲话的时候,语气有些哽咽,带累的刘爱莲当场哭了出来,然后她就跑回家了,今天,她带着四盘陶大勇爱吃的炒菜和一壶酒,来拜祭未婚夫。

    锐勇军英烈祠盖的高大雄伟,比金州城内任何一座建筑都讲究美观,大门左右各有一幅挽联: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门旁有两名持枪卫士,刘爱莲进去时候,门口两个卫兵向她敬礼。

    祠堂里边香烟缭绕,但没有人,刘爱莲在祠堂正中的大殿内找到了陶大勇的牌位,他在第二排靠右的一张供桌上,牌位上写着:陶大勇烈士,生于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卒于大明万历四十八年。

    牌位前的供桌上刻着一些字,描述了陶大勇在小韩庄战役、梨树沟战役和塔河大战中的表现,高度赞扬了他英勇壮烈的一生,号召人们永远铭记他保家卫国的贡献。

    刘爱莲将酒菜拿出来,摆到供桌上,轻轻抚摸着牌位,慢慢道,“大勇,不用惦记俺,俺很好,俺和爹娘逃出了辽阳,娘死了,俺和爹在京城遇到了你们大人,跟着锐勇军来了金州,你的兄弟们对俺都很好,俺和爹开了饭馆……俺要嫁给孙磊了,”刘爱莲说到这里,突然嚎啕大哭出来。

    她想起了小时候和陶大勇的很多事,很多细事、趣事、别人不知道的事,他们一起捕蝴蝶、过家家,一起下河去摸鱼,想起了彼此说过的情话,和幻想的未来……

    刘爱莲哭了好一会儿,才哽咽着又说道,“俺后悔没能去见你最后一面,俺最后悔……没给了你,”说到这里,又嚎哭起来。

    刘爱莲哭的眼睛红肿,到夜色降临,卫兵来叫她,送她回城,城门已经关闭了,卫兵向城头说明了情况,城门打开,刘爱莲进去,那个卫兵才回去。

    新年前,在苏杭主持下,孙磊与刘爱莲完婚。

    【作者题外话】:写到这里,居然眼圈湿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