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182章 孙承宗辞官

第182章 孙承宗辞官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天启四年(1624年)初,给事中傅木魁交结魏忠贤的外甥傅应星为兄弟,上书诬告中书汪文言,并且连及左光斗、魏大中,汪文言因此被投进镇抚司监狱。

    执掌镇抚司的刘乔接受叶向高的教导,不给汪文言定罪,魏忠贤大怒,将刘乔撤职除名,用私人许显纯来代替他,这时,御史李应升就内操军的事进谏,给事中霍守典因魏忠贤乞求祠堂匾额而进谏,御史刘廷佐以魏忠贤滥加荫封进谏,给事中沈惟炳以设枷锁进谏,魏忠贤全都假传圣旨给予斥责。于是副都御史杨涟非常愤怒,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

    朱由校懵然不辨真相,在客氏劝慰下,温语安慰魏忠贤,打回杨涟的奏疏,痛加斥责。

    杨涟既被斥责,魏大中以及给事中陈良训、许誉卿,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侍郎岳元声等七十余人,纷纷上奏魏忠贤的不法之事。叶向高和礼部尚书翁正春请将魏忠贤遣回私宅,以平息公众的指责。朱由校不许。

    魏忠贤非常气愤,想将异己者全部杀掉,御史顾秉谦便偷偷地把魏忠贤所忌恨的人记录下来,交给他,让他逐个将他们贬斥。

    辽南军户转民户的议题就是在这种氛围下上了朝堂议题,东林党支持的,不管是什么,阉党自然反对,孙承宗视为国事的议题,只是他们打击政敌的工具而已。

    阉党王体乾倡议用廷杖威胁廷臣,不久,工部郎中万火景上书指责魏忠贤,立即被杖死,魏忠贤又借御史林汝翥的事侮辱叶向高,首辅叶向高因此辞职而去,而林汝翥也被杖打,廷臣都很恐惧。

    一时间被罢斥的有吏部尚书赵南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以及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前后数十人。其后又驱逐刘火广和兵部侍郎李邦华。

    在阉党的这波进攻中,东林党就如摇动枯树纷纷落下的叶子一样,离开了朝堂。魏忠贤又假传圣旨用旧例转科道官员,以朱童蒙、郭允厚为太仆少卿,吕鹏云、孙杰为大理寺丞,恢复霍维华、郭兴治为给事中,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为御史,而起用徐兆魁、王绍徽、乔应甲、徐绍吉、阮大铖、陈尔翌、张养素、李应荐、李嵩、杨春懋等人作为他的爪牙。

    在这种情况下,辽南之事自然不了了之了。

    苏杭也不管朝堂如何,只是闷头发展辽南和朝鲜,魏忠贤曾经拉拢苏杭,试图为己所用,但东虏既然不发动战争,此时位高权重的他也懒得再敷衍苏杭,这次反对辽南军户转民户的事情,他不再通信给苏杭。

    不久,魏忠贤又起用拟被遣戍的崔呈秀为御史。崔呈秀于是编造《天鉴录》、《同志录》等,王绍徽也编造《点将录》,都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火景等为魁首,并将不依附于魏忠贤的人全部网罗进去,将他们指为东林党人,献给魏忠贤,魏忠贤很高兴,于是这帮小人更加向魏忠贤献媚,联手攻击东林党。

    去年七月,南居益继任福建巡抚,当年冬天福建官兵在厦门附近打败荷兰兵船。当年十月二十五日,驻厦的福建总兵谢隆仪采取断然措施,将荷兰侵略者谈判代表法兰士等人拘禁,同时派舰艇火烧荷船。

    天启四年一月,郑芝龙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接纳为通事,乘船离开日本前往台湾

    天启四年五月,明朝军队猛攻澎湖,缺乏战争准备的荷兰人抵挡不住,被迫转移到台湾大员,侵占了台湾南部地区。

    ……

    天启四年十月,御史梁梦环又重兴汪文言一案,将他下到镇抚司拷打至死。许显纯编录囚犯供辞的文书,词语连及赵南星、杨涟等二十余人,使他们或被撤职或被遣戍。

    又逮捕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等六人,将他们投进监狱,拷打至死。又将尚书李宗延、张问达,侍郎公鼐等五十余人撤职逐出,朝中机构为之一空。凡是与魏忠贤有私人关系都得越级升迁,于是魏忠贤的党羽遍布朝野。

    到天启四年末,魏忠贤的阉党完全掌控了大明朝堂。

    这年十二月,周映卉诞下苏杭第一个男孩苏中华,其时,整个辽南各行各业蓬勃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朝鲜北部的汉人越来越多,被锐勇军逐渐渗透。

    大明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三月二十二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改名盛京。

    去年一年,女真与边墙以北的蒙古科尔沁部发生了三场战斗,皆以女真胜利结束,女真获得了科尔沁蒙古右翼广阔的领土、奴隶和牛羊,八旗骁骑的自信在蒙古人身上找回来了。

    迁都盛京后,南朝无任何动静,得到实惠的女真继续进攻科尔沁左翼,取得战果后,又与喀尔喀蒙古在霍尔河发生冲突。

    大明天启五年(1625)六月,陕西延安飞蝗蔽天,秋禾荡尽,是年大饥,致人相食。

    掌控朝堂的魏忠贤志得意满,但不放过敌人,阉党御史石三畏于天启五年七月上疏,追论万历辛亥、丁巳、癸亥三京察,首劾李三才、顾宪成、曹于汴,并及张问达、王象春等人。七月二十七日,天启皇帝命将已死者追夺诰命,见存者削籍为民,将三次京察被罢黜的人酌量擢用。

    天启五年(1625)九月,有降敌生员刘伯镪自后金归,声言耀州兵不满三百,可遣师往取。河西的马世龙信之,调前锋营副总兵鲁之甲、参将李承先领兵渡河。

    但所调水兵游击金冠的大船不至,渡河用小渔船,往返不能多载,喧闹四昼夜,致使后金发觉,伏兵掩击明军败北,死者四百余人,二将战死,是为柳河之败。

    自从掌控朝堂后,阉党将手伸向军队,天启五年(1625年)六月,给事中郭兴治弹劾孙承宗冒领军饷,但天启皇帝相信自己的老师,此事不了了之,

    柳河之败发生后,魏忠贤又让党羽李蕃、崔呈秀、徐大化上书诋毁孙承宗,孙承宗于是请求罢官,皇帝不许,但越来越多的阉党言官开始上疏弹劾孙承宗。

    孙承宗于是强烈请求辞官,十一月,朱由校同意孙承宗辞官,并给孙承宗加特进光禄大夫,儿子世袭中书舍人,又赏赐蟒服、银币等,并派人保护孙承宗回家。

    然后,以兵部尚书高第为蓟辽督师。

    【作者题外话】:史料的内容都经过加工了,大家应该好好看看,才会明白各方角力情况下,后续锐勇军的行为之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