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260章 造反与否

第260章 造反与否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周英元见到苏杭,气不打一处来,转过头去不理他,苏杭问了好几遍究竟,周英元才说道,“老夫不信王雁伟不禀告你,你们不就是因为我在学校推行的忠君教育吗?”

    “什么忠君教育?”苏杭更糊涂了,免职这事王雁伟真没和他说。

    每年元旦这天,各地官吏都应该按品级穿着朝服,在鼓乐声中进入当地州府县等大堂,向供奉在中间的皇帝牌位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由主官跪着朗读贺正旦的表文,诸如:兹遇正旦,三阳开泰,万物成新,恭维我皇上神文圣武,勤政爱民……

    但辽镇从不搞这些活动,朝廷巡抚被架空这件事,周英元就比较有看法,他觉得应该尊重朝廷权威,自从和曹化淳来往几次后,受到对方潜移默化的影响,周英元觉得应该在辽镇推行忠君爱君的活动,向军民百姓灌输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

    他是教育司司长,几天前,周英元给辽镇所有中小学发了通告,每年开学当日,所有师生要向京师方向跪拜,表达对吾皇陛下的忠诚和爱戴。

    周英元还准备搞各种活动强化忠君的观念,王雁伟听说了这件事后,当然不能同意,当即便撤了周英元的职务。

    周英元不管女婿是不是装糊涂,还是将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苏杭听了,道,“岳父大人,辽镇不是已经取消跪礼了吗?”

    “军中也就算了,难道作为臣民,不应该对皇帝行叩拜之礼吗?还讲不讲纲常了?”周英元厉声道。

    苏杭摇摇头,自己这个岳父真是迂腐的可爱,道,“但皇帝又没在,磕个什么劲啊?”

    “锐远,大明得国最正,深入人心,你们如果起兵造反,百姓不会支持的。”周英元看了女婿半晌,语重心长道。

    苏杭呵呵笑了,“岳父,谁说要造反了?”

    周英元哼了一声,道,“王雁伟他们的心思,路人皆知,你也在左右摇摆,是不是?别自欺欺人了!”

    苏杭摇摇头,“岳父大人,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不过,无论如何,跪拜这种东西要尽量取消和避免,锐勇军官兵平等,百姓与官吏之间也要平等,忠君爱国如果只是磕头,那就简单了……教育司如果教孩子给皇帝磕头,那我也认为你不适合担任这个职务。”

    周英元本也不是官迷,但被撤职总是有点屈辱,最重要的是,他要向女婿灌输君为臣纲的观念,辽镇不能变成唐末的藩镇,从朝廷来人看,朝廷很担心锐勇军起兵造反的。

    而从他这个角度看,锐勇军基本也不是朝廷的军队,差不多变成他女婿的私兵了,堂堂巡抚根本管不了事情,经略也被逼走了,这正常吗?这样下去怎么得了?就是从他女儿和外孙方面考虑,他也不能让苏杭走上造反的道路。

    “这不是磕不磕头的问题,而是你们心中有没有朝廷?有没有陛下?这样发展下去,锐勇军是不是会造反?”周英元是传统士大夫,对君父看的很重,当年太祖驱逐鞑虏建立大明,天下民心所向都在朱氏,苏杭他们不会成功的。

    愚忠!苏杭给岳父下了判断,他不和周英元辩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而是问道,“岳父大人,整个辽镇人人有地,百姓日子过的很好,这是真的吧?”

    这不能否认,周英元点点头。

    “可是,您看到大明别的地方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吗?藩王官员大地主巧取豪夺私田司空见惯,但他们却不缴纳田赋,大明大部分田赋都由自耕农负担,地方官府又巧立名目滥收杂税,逼迫得大批自耕农或投靠或破产。

    北方很多地方农民纷纷逃亡,大片田地荒芜,卖儿卖女已是极平常之事,不管百姓如何勤劳,也无法让一家人吃饱饭,现在陕西河南的农民纷纷起义,为什么?因为不造反就会饿死!官逼民反不得不反!”

    苏杭挥舞着手臂,越说越激昂。

    女婿这思想很危险啊!周英元叹气道,“问题有这样严重吗?即使有,也会解决的,这总不是你造反的理由吧?朝廷可没有逼迫锐勇军什么。”

    两人彼此如鸡同鸭讲,争论半天,最后,苏杭道,“岳父大人,今天我可以跟你交个实底,将来整个大明百姓都要过上辽镇这样的幸福日子,这是锐勇军的责任,如果朝廷顺应民意,那我们不会来硬的,如果朝廷敢拦着锐勇军做这件事,那恐怕会闹出不愉快的事情,不过,那也不能叫造反,做正确的事情、让所有百姓都过上好日子,难道是错误吗?”

    苏杭说完,不愿意和岳父再争论了,转而道,“爹,我们去吃饭吧。”

    锐勇军要做这样的事情,如果朝廷不同意,那就要起兵,这就是苏杭要表达的,而像辽镇这样,整个大明都重新分配土地,是只有改朝换代才能做到的,也就是说,锐勇军早晚都会造反!

    周英元在心中归纳完女婿的话后,哪里还有吃饭的心思?他脸色铁青,烦躁地摆摆手,让苏杭出去。

    待苏杭离开后,他一个人烦躁地在书房内走来走去,实事求是地说,也不能怪周英元愚忠,说白了,第一,他本就是地主阶级,对民生疾苦没有太深的体验,第二,他没有看到苏杭说的那些惨剧,觉得苏杭夸张了,是在为将来的行动找理由和借口。

    周英元出来吃饭了,但脸色阴沉的可怕,饭堂气氛简直要凝固了,苏杭夫妇勉强吃完饭,带着孩子离开,李婉对丈夫道,“锐远说,你以前的工作干的很不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看要说开的话,你还可以继续担任司长的。”

    周英元看着夫人摇摇头,怒道,“愚妇!根本不是当不当司长的问题!我是官迷吗?”说完拂袖而去。

    回到家,周映卉忍不住埋怨道,“王雁伟也太霸道了,怎么能不通知你一声,就把爹爹免职哪?他还是你的手下吗?”

    苏杭轻抚她的背,道,“不是这个问题,”然后讲了开学叩头的事情,又道,“学校里的孩子都还小,他们是辽东的未来,我希望他们有尊严有骨气,而不是对着虚无的空气做磕头虫,所以,王雁伟才免了爹的职务,这件事是爹的错误。”

    周映卉又嘀咕几句,苏杭不会和她讲政事,逗弄儿子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