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291章 看皇帝的眼光和胸怀

第291章 看皇帝的眼光和胸怀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此期间,还发生一件让皇帝恼怒的事情,从去年年底开始,锐勇军移交了部分政务给巡抚衙门,结果几天前,辽镇镇抚、即锐勇军法纪司发现了巡抚衙门属员贪污,包括兵备道吴涵、分巡道何耒等官员都接受了下属送的礼物礼金,得知情况的辽东百姓愤怒异常,包围了巡抚衙门,锐勇军以此为借口,不但不再移交政务,还把之前移交的政务又拿了回去。

    他们还给朝廷呈报了关于贪污的证据。

    官员贪污的事情且不说,百姓敢因为此等事围攻巡抚衙门?没有锐勇军在后边撺掇,谁信哪?而且,还公然拒绝朝廷命令。

    件件事累加到一起,内阁震颤,皇帝大怒,一个命令都不遵从,就是下圣旨也一样,只不过那时丢脸的是皇帝,崇祯的脸火辣辣的,苏杭的蒙蔽、欺骗让他羞脑万分,亲自召见的徐公室和曹文诏,居然选择听取一个军阀的命令,而不是朝廷、不是他这个九五至尊,这已经是**裸的羞辱和蔑视了。

    不能再等!也没必要再确认什么,皇帝马上给陈奇瑜和洪承畴下秘旨,调集兵将歼灭徐公室和曹文诏,同时下令给大同镇、山西镇协助,又下令蓟镇严密防守山海关,甚至下令给天津水师,不许锐勇军水师再经过大沽河。

    各种军备也络绎不绝地运送到各地,但五天后,皇帝接到洪承畴和陈奇瑜的奏报,流寇大举出动,一部正在攻击宝鸡,一部进入山西,试图攻击临汾,一部再次进入河南,进攻南阳方向。

    又五天后,中枢接到陈奇瑜奏报,流寇张献忠部虚晃一枪,进入了安徽境内。

    此期间,朝廷不断接到各地奏报,官军连连受挫,无数县城集镇失陷,围剿锐勇军两部人马的计划根本无法实施。

    半月后,皇帝接报,贼寇张献忠部取了凤山县和颍上县后,直奔中都凤阳而去,凤阳危急!

    ……

    河南灵宝,李自成穿着半旧的深蓝色标布箭衣,紧束丝绦,外罩红色山丝绸旧斗篷,戴一顶北方农民喜欢戴的白色毡帽,上有红缨,脚穿一双厚底毡马靴,提着马鞭,从一个亲兵手中接过丝缰,腾身骑上黑马,率领人马向东而去。

    卢氏县锐勇军刘肇基部北上,距离灵宝只有二十里了。

    义军此次出兵之前,按照与镇远侯达成的协议,重申了军令:一,不许妄杀一个百姓,违令者斩!二,不许奸.淫妇女,违令者斩!三,不许焚烧民房,违令者斩!四,不许抢掠民财,违令者斩!五,要平买平卖,对商铺摊贩秋毫无犯,凡强拿民间一物者斩!

    义军这次其实是分成了四股人马,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分领一路,今年二月份,锐勇军不仅将石榴沟缴获的战马全部归还,还送了四人每人五百匹战马,送了大量的盔甲兵器,粮食,以及少量的火枪弹药,此前,他们四人离开南京时,苏杭还送了他们四人每人二十万两的晋商钱庄的银票。

    农民军内部自然是按照实力分大小,得到锐勇军补充的四人实力大涨,其他义军领袖也就愿意配合行动。

    在艰难时刻,能得到锐勇军的帮助,四人当然大喜,至于以后的事情,是完全听命于锐勇军,甚至加入,还是利用锐勇军的帮助壮大实力,然后图谋自己的事情,以后再说。

    吴三桂回身望望身后的士兵,沉重地叹了口气,他所部将士,个个神情憔悴、蓬头垢面,有如乞丐,比难民好不到哪去。

    已经是春天了,但举目望去,到处是干旱的龟裂土地,田野中、路旁,尽是倒地的饿殍,又有成群结队的逃荒难民,穿着破烂的棉祅,腰间勒着草绳,挑着自己黑破的被子,上面还有骨瘦如柴,瑟瑟发抖的家中孩童。

    他们看到官军,有的人恐惧,有的人麻木,有的人眼中,则隐隐有着仇恨。

    吴三桂是野心很大的人,得到三边总督洪承畴的赏识,自然要趁机立功向上爬的,这次追击李自成,他是先锋,可是,率领这样的官军能立功吗?

    前边就是灵宝了,得到李自成撤出灵宝的消息后,吴三桂让官兵加快行军速度,无论如何,收复一座县城总是功劳,但等他们气喘吁吁赶到灵宝时,灵宝已经被锐勇军刘肇基部占领了。

    两三年前,王雁伟于涛王超邓玉龙等人就暗中撺掇苏杭起兵,被苏杭拒绝了,没有了女真的巨大威胁,大明朝廷此时的局面已经比原本的历史好很多,他不想因为一己之私,弄的刀兵四起,那样受苦难的还是底层百姓。

    可是,他不起兵,关内的百姓同样受苦受难,而要解除他们的苦难,就得消灭那些藩王大地主,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也根本做不到温良恭俭让,让人家乖乖交出手中田地钱财,别说他,就是皇帝都不好使,皇帝逼急了,那些人甚至可以换个皇帝。

    最后,苏杭意识到,不流血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的斗争。

    苏杭最后去劝说皇帝,两人当时聊的很好,但最终,皇帝选择了少数的大地主,选择了代表他们的利益,所以,苏杭就不得不动手了。

    选择和农民军合作,一是可以尽量约束他们军纪,减少他们对各地生产生活的巨大破坏力,二是可以作为与朝廷的缓冲,农民军占领某地,锐勇军再去夺取、分地,带来的震动就不会那么明显,因为大地主都被农民军杀了。

    如果锐勇军再不动手,几年后,农民军就可能被消灭,没有了女真的威胁,如果朝廷调动边军尽去剿匪,李自成他们根本扛不住,如果农民军都被消灭,苏杭为了给大明百姓分田,就得起兵抗击朝廷,那样直接和朝廷作对,会有无数人为了维护正统,头铁地和锐勇军抗争,战争会血腥残酷得多。

    苏杭杀日本人、朝鲜人、女真人都没有任何心理障碍,但要是与官军直接对战,大量地杀汉人,他心理上就过不去那道关口。

    但最后,还是得看朝廷和皇帝怎么看待锐勇军的行动,如果皇帝能接受,最后百姓分了地、过上好日子,锐勇军就不必和朝廷翻脸,可能退往朝鲜和日本,大明皇帝依然姓朱。

    如果皇帝不能接受,早早宣布锐勇军为叛逆,那也不得不选择战争,那样朱姓江山可能就得改一改了。

    不管怎样,崇祯五年冬天与皇帝见面,估计都是最后一面了,既然已经动手,苏杭也不会允许徐公室和曹文诏冒险,再去见陈奇瑜和洪承畴,总之,这件事最后如何走向发展,都要看皇帝的眼光和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