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 第185章 我有一计,可让陆成安献上忠诚!

第185章 我有一计,可让陆成安献上忠诚!

推荐阅读:花豹突击队战国之军师崛起帝国霸主倾城妖妃:傲娇王爷逆天宠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本尊夫人有点狂邪王宠妻:废材狂妃要逆天邪王嗜宠:惊世弃妃太嚣张超级抗战系统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正英帝在经过思量过后,意外地发现,他的这几个女儿,无论是见识还是眼界都有了充分的长进。

    晋王面对问题都戒骄戒躁不再胡乱做出决策,乃至于根据已有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虽然现在晋王的发展朝着一个更奇怪的地方发展了。

    有一种不想为他这个父皇做事的闲散感。

    不过,这种眼界上的增长,其实很正常,经历过了数次模拟过后,大家伙儿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啊?

    晋王从山西起家,一路打到京城的战略都打出来过。

    该有的眼界还是有的,不再拘泥一个地区上的问题,早早就放眼天下了。

    汉王对于此事的坦然自若,同样是眼界增长下来所致的,换成往常,场上最着急的人,肯定是她了。

    之前的汉王可能还会对这件事情进行指手画脚。

    现在汉王的思维已经清晰了不少。

    她哪怕知道陆成安这样做事是对的,陆成安提出来的开海策略也是对的,但不会因为知道结果,而着急去帮助陆成安推动这件事情。

    简单来说,因为汉王在模拟之中当过女帝,作为女帝,有些事情,她只要发布一个政令,再交给下面的人去做。

    说难听点,她是敲章的那个人,做事的人却是下面的人。

    每个时间线的大晟王朝,面对的情况都不同,她汉王接手的大晟王朝和父皇手上的大晟王朝,那都是有差异点的。

    现在最了解目前大晟王朝情况的人,是她汉王吗?

    不是。

    其实是父皇。

    所以,这件事情,汉王插手,大力推广陆成安的‘先平寇,再开海’的路线,行为举止都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而且最重要的是,现在在场的人,还有长孙明。

    她汉王要是这样说,那不是故意让父皇难堪吗?

    汉王可以在私下中跟父皇进言,谈上一谈,但绝不能在有外人的情况下,指挥父皇怎么去做这一件事。

    要是她敢这样做,父皇会讨厌她,同时也可能会迁怒到陆成安的头上。

    这不是给陆成安添乱吗?

    现在朝堂上的群臣,风向都是一面倒向父皇的人,汉王是不需要在这里硬着头皮跟父皇争个高低的,到时候陆成安的办法好不好用,管不管用,自会见真招。

    她只要默默保护陆成安,等待着陆成安在朝堂之中生根发芽,逐渐成为一棵苍天大树,那时,陆成安的话语权大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

    而龙椅上的正英帝,顿感索然无味。

    他是来教自己这几个皇女该怎么做事的,他很清楚这几个女儿们的弱点,时刻就等待着汉王忍不住提出建议,然后正英帝再顺势纠正汉王的错误,以此敲打其他皇女,让她们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但是搞了大半天,以前一直对国家大事颇感兴趣,然后对此高谈阔论的汉王不说话,满脑子就是怎么去打打杀杀的晋王提出了很有深度的见解。

    那汉王不说话,秦王得说话吧?

    秦王在诸多皇女中,是最聪慧的那个,同样在他这个父皇面前,秦王很有表现自己能力的欲望,也确实,秦王比起汉王、晋王,在政务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正英帝对秦王还是抱有期望的。

    尴尬的是,秦王同样不说话。

    秦王不说话的道理很简单,最优解陆成安已经提出来了,中策、下策,其他人也说了,她秦王又知道陆成安是最好办法。

    硬逼着她说话,考虑到利弊关系,秦王只会支持陆成安。

    但现在,父皇明显没有‘开海’的意思,她出来支持陆成安,那不是存心想跟父皇站对立面。

    秦王,她也不是一个傻子啊。

    大家各怀鬼胎,都有自己的玲珑心思,这一场博弈,硬是要说的话,是晋王和宁王都赚到了。

    晋王先手提出策略,和陆成安一唱一和,这个‘先平寇、再开海’,以皇室的分功潜规则。

    最后功劳是晋王和陆成安平分的,哪怕陆成安提出来的战略是占主导作用。

    而宁王顺势献上克制倭刀的兵器图纸,同样是和晋王一样,在父皇面前刷了一波心里的分数。

    在父皇面前,大大地表现了一番。

    她和汉王想要止损,那就是不说话,因为一说话只能是附和陆成安的意见,毕竟不可能放着好主意不用,去选个中策、下策来破坏自家的利益。

    可这样一来,那么多人的强势站队,有股‘逼宫’、‘胁迫’父皇做出支持她们决定的意思。

    所以,能说的话都说完了,那就闭上嘴巴,不要去犯错。

    正英帝心里已经是想好了,要教自己女儿做事,然后发现他的这几个女儿,让他开口指点的机会都没有,这咋办嘛?

    这怎么指点?

    找不说话的汉王、秦王开刀?

    那不是没事找事吗?

    还是说指点一下晋王?

    讲一讲开海的弊端,陆成安这个策略之中埋藏的问题,万一陆成安的策略还真是最好的办法,之后自己打了自己的脸,那岂不是尴尬到了极点?

    正英帝也不呆啊,有明显逻辑问题的,策论上有严重错误的,他可以拿出来批评,但陆成安这种听上去可行度很高,问题有是有,可不算太关键的策论,他还真不能拿来说事,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尤其是现在陆成安的【改土归流】之法,很得他的心意,正英帝就不可能对着自己现在比较欣赏的臣子开刀了。

    最有意思的指点女儿做事的环节没了。

    正英帝到头来,只能无奈地摆摆手,让她们几个收拾收拾滚蛋了。

    看着皇女们离开的身影。

    正英帝的目光,慢慢地放到了长孙明的身上。

    “丞相。”正英帝幽幽问道:“你我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的机会,心平气和地谈上一谈了。”

    “海寇之事,朕的心中已有决断。”

    “但是...朕还有一事要问你。”

    “朕打算免了这一期的科举之榜,罢免这一期南方士人的功名,这符合你的心意了吗?”

    正英帝说到最后几个字的时候,声音忽然放大,整个人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到长孙明的旁边。

    长孙明很干脆地跪拜在了地上,头重重锤在了地上。

    靠在正英帝的脚边,极尽谦逊。

    “老臣不敢对陛下指手画脚。”

    “陛下说什么,那就是什么。”

    “此次榜单,都是南人,老臣同样也是万分诧异。”

    “老臣若是知道陛下要罢免这次科榜,说什么也不敢办‘谢恩宴’来叩谢皇恩啊!”长孙明‘惶恐至极’地说道:“臣斗胆一问,此次科举,是有人徇私舞弊吗?”

    正英帝当然不会相信长孙明说自己不知道这件事情的掰话。

    但是,长孙明必须要撇清这件事情跟他的关系,而正英帝也要考虑到自己到底要不要对长孙明下手。

    长孙明知道自己的价值,而正英帝也只是想要用其他臣子来和长孙明内耗,不想自己亲自下场,更没有打算把长孙家打到死。

    一个愿意给自己做事又不会影响他统治的棋子,才是好的臣子。

    让正英帝感到厌烦的,只是长孙明不再心甘情愿当一枚棋子了。

    既然正英帝没有打算和长孙家撕破脸皮,大家还是貌合神离地互相应付几句,这事儿,大家各拿各的好处,各取所需,也算过去了。

    “礼部尚书张跃徇私舞弊,证据确凿,朕已经送他去了都察院监,听候三司会审。”

    “像此等罔顾事实,铸下如此大错,还一错再错,不知悔改之徒,朕欲抄他满门,丞相你意下如何?”正英帝冷笑道。

    “臣以为,张跃此人,虽然犯下大错,但是也为朝廷立下汗毛功劳,陛下将其流放,警示一二是再好不过的。”

    长孙明开口道,他想了想,虽然是他把张跃害了,但是长孙明心中也不想下死手,若是做出政治追杀这种事情,附和了正英帝的话,把张跃给满门抄斩,会让南方士族对他这个丞相极为不满。

    “好,那朕就将其流放。”正英帝微微点头,“传朕旨意,昭告天下,长孙丞相与朕商榷后,念在张跃此人劳苦功高,对社稷兢兢业业,为大晟江山立下汗毛功劳,虽是徇私舞弊,但功将补过,流放黔州。”

    长孙明:“......”

    正英帝看似是听从了他的建议,实际上还是摆了一道,这次徇私舞弊,那是引起了北方士族很大的不满意。

    群起云集,义愤填膺的效果下,才会达成这种朝廷自查的情况。

    现在北方士人正在火气上呢,他们都是想要往死里把徇私舞弊的大臣给弄死的,怎么狠怎么来,诛三族都不为过。

    这长孙明是想要做人留一线,毕竟天下的士子,不仅是有北方人还有南方人,他这个丞相,权势想要越做越大,绝不能只顾着自己的那些人,还得招募一些南方士子为自己做事。

    卖张跃一个面子,留他一条命。

    是为了让自己在南方人那边养望。

    但是正英帝这样一个旨意昭告天下,说的就像是他长孙明力劝陛下保住张跃,给他长孙明拉扯北方人对他的仇恨呢。

    横竖都要他这个丞相来背锅。

    可谁让正英帝是皇帝呢?

    长孙明心里纵使被正英帝摆了一道,也不敢发出什么怨言。

    “丞相辛苦了。”正英帝笑眯眯道。

    他之后会差遣宦官,写一份信给狱中的张跃,正英帝自然不会以自己、以某一位大臣的名义写信。

    而是让和张跃关系融洽的太监送一份书信,点出为什么这次南北榜案,全是南方人,为什么他张家的两个学子,会那么轻松地过五关斩六将来到殿试。

    每一轮考试的考官都不可能来自于一个地方,你张家的两个学子,何德何能做到所有人的喜欢,那么轻松地来到殿试。

    张跃再愚蠢,也该想明白这事儿,多少有些猫腻吧?

    正英帝在心中冷笑。

    你长孙丞相也配在朕的眼皮底下收买人心?

    ......

    太和殿外。

    宁王一直紧随着秦王的步伐。

    “凝儿,你是有什么事情吗?”秦王很敏感地开口问道。

    宁王沉吟了片刻,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轻声开口道:“姐姐,你当真是对陆成安没有一丝丝的想法吗?”

    嗯?

    秦王十分疑惑不解,对陆成安有什么想法?

    她就是想忽悠陆成安到自己的麾下,竭尽所能点燃自己,照亮他人,替她秦王帮点忙而已。

    秦王心里一边是想着,一边不动声色地试探道:“妹妹,本王还是对陆成安有些想法的。”

    宁王瞪大眼睛。

    好你一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平常说自己不喜欢男人,性冷淡,每次模拟都出来狂黑陆成安,结果还不是有想法。

    但宁王转念一想。

    她这个姐姐,可能还真不一定是对陆成安这个人有什么想法,也许是对陆成安的能力很有想法。

    宁王小声打探道:“姐姐,我有一计,可以让陆成安献上忠诚,不知道...姐姐愿不愿意听我一言?”

    “献上忠诚?”秦王顿时是来兴趣了,陆成安的忠诚可太重要了。

    要是陆成安当忠臣,那是文武双全,能做的事情太多了,不过到现在为止,秦王都没能想到有什么办法可以把陆成安收入麾下。

    “什么办法?”秦王又问道。

    宁王转念一想,她姐姐是个呆子,不喜欢男人,她之前千方百计想要当上女帝,就是防备汉王和晋王。

    宁王最担心的就是她当了偷心贼,不小心把陆成安的心给偷走后。

    汉王和晋王当上女帝,不讲道理,硬是要拆散她和陆成安这一对恩爱鸳鸯。

    所以要当上女帝,防止这种情况诞生。

    但是,秦王当上女帝就不一样了,这个木鱼脑袋就没有想过什么男人不男人,一心只想着当女帝。

    比起晋王的心口不一,又要当女帝,又要男人,她姐姐秦王可太纯粹了,而且目的明确。

    宁王眼前一亮,那这就是自己合作的最佳对象啊。

    “我有一百种办法,能让陆成安献上忠诚,如果姐姐您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用出美人计啊。”宁王古灵精怪地开口道。

    “你看陆成安,每次模拟,都是死心塌地跟着自己娘子走的。”

    宁王试图举例。

    “美人计?”秦王皱起眉头,“但本王哪里来的美人啊?总不能让本王亲自上吧?”

    宁王额头冒出一个‘井’字形的怒意值。

    “姐姐,为了您的霸业,妹妹是愿意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的。”宁王清了清嗓子,故作大义凛然的架势开口道:“我也知道姐姐您现在的难处,所以这事儿,我义不容辞。”

    到时候,她宁王将计就计赚到了陆成安的人,秦王赚到了陆成安的能力,这是最划算不过的一笔买卖!

    秦王满脸的不相信。

    宁王的眼馋,是有目共睹的,秦王可以肯定,用美人计送自己的妹妹上去,她是巴不得自己跟陆成安如胶似漆。

    只怕是要跟晋王竞争一下个人的生产力了。

    所以,这还能美人计吗?

    这明明就是陆成安的美男计,上当的绝对不会是陆成安,而是她这个妹妹。

    最重要的是,秦王她怎么确定宁王没有其他的心思,万一宁王和陆成安在她的麾下成了一对儿,到时候她俩里应外合,把她秦王玩的团团转,又怎么办?

    主要是,宁王和陆成安生下儿子,父皇必然优先级让宁王即位,再让宁王的儿子即位,所以秦王一百个不情愿拿宁王来做什么美人计。

    美人计可以用,但不可以用任何一个皇女来当做美人计的美人。

    “不可能。”秦王冷冷地回绝道:“我看着你的这张脸,跟我起码有七八成的相似,你用美人计送上门去,就像是我送上门去,我的尊严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秦王随口找了一个理由。

    不是,你哪来的那么强烈的自尊心啊?

    宁王就有些不能理解秦王的想法了。

    而秦王自然不会说出其中的关键之处,她不会把价值性那么高的消息告诉别人,甚至,她心里还有了更多的想法。

    如果阻隔了陆成安和其他皇女诞下男嗣,拖延足够的时间,是不是还能有其他的上位方式出现?

    与此同时。

    晋王殿下已经在脑海中打开了【女帝养成计划】。

    【荡寇清海】陆成安的皮肤成功到账。

    图鉴中,陆成安可以替换上动态皮肤,看着这幅画面,晋王吐了吐舌头,心中开始思考这把该怎么进行自己这一场全新的模拟推演。

    在阳光普照的画面闪动下。

    新的模拟开局出现了!

    【正英七年九月,晋王党属臣,您的晋王五骏骑之一的吕琯向你提议了一种获得陆成安效忠的办法。】

    【他愿意为你去游说招揽陆成安。】

    【是/否同意?】

    晋王大感欣慰,自己的小弟终于懂得该替她抢人了。

    这还能不同意吗?

    【正英七年九月,吕琯带着价值十万两的嫁妆,打算为自己的妹妹吕澈渔同陆成安说亲。】

    【陆成安婉拒了此事。】

    【吕琯沮丧地向你汇报了情况,他认为自己这样做,能替你招揽到陆成安,因为一旦双方结姻成功,到时候她的妹妹为你吹吹枕边风就能将陆成安收入麾下,让陆成安成为晋王党的一员。】

    晋王现在正在思考一个问题。

    这个晋王五骏骑的羁绊,能不能换人。

    就是她把吕琯这个家伙踢出五骏骑的行列,重新招募人手,能不能起到羁绊的效果。

    她晋王没有什么公报私仇的想法。

    只是,现在有点嫌弃吕琯的能力太低了,真的,肯定不是因为他做出那么令人气愤的事情,就把人踢出名单了。

    晋王认为自己还是很有度量的。

    想到这里。

    晋王再也憋不住了。

    【你对着吕琯痛打了一顿。】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东西!

    这还不如让她托管呢!

    【吕琯为此感到很委屈,他认为自己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让吕家的掌上明珠嫁给了陆成安,现在作为堂堂一等勋贵却遭到婉拒,为此,他还被母上痛骂了一顿。】

    还能委屈上了是吧?晋王一阵火大!

    另外一方面。

    陆成安正在训练汉王给他分配过来的五百士卒。

    【武穆遗书】里头,背嵬军的组建效果,陆成安是想见识一下的。

    这堂堂传说级的词条,总该上点强度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是传说级词条,并且陆成安还没有达到相应的能力数值,这就导致【武穆遗书】目前还是一个隐藏的状态。

    而这剧情模式中的属臣奖励和君主奖励还是分开奖励的。

    之前陆成安就注意到了这点。

    另外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如果不在某个君主的手下效力,那个君主玩家甚至还不能查看你的人物卡呢。

    这点还挺注意个人隐私的,像陆成安现在没有投靠任何一个人,也看不到其他人君主卡的效果。

    这都是相互的。

    这次陆成安观察了一下其他人的东西,都是行动迅速,尤其是晋王殿下,竟然少见地没有托管。

    【君主离线制】的首创玩家,老实本分地在开局抓住发育的机会,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影响力,是陆成安没想到的。

    但是,陆成安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他练兵,还有一个东西很缺乏,那就是银子。

    这是汉王给他的兵权...找汉王要?

    还是说自己搞商业路线,发展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和经济状态?

    【正英七年十月,晋王和你商议过后,推广出了一种新式木具《躺椅》,躺椅一经推出,风靡整个京城,你从中获利两万两银子。】

    木具生意果然不挣钱啊。

    聊胜于无,之后再想想能不能推广出其他的赚钱手段。

    至于背嵬军的装备,陆成安跑去和汉王商量了一下,得到了正英帝的许可,才拿到一套制式甲胄。

    但...甲胄的质量只能说很一般。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军队是最为重要的,而军队中的装备质量甚至于美观的程度,都影响着整个军队上上下下的战斗力。

    毕竟军队会是国家和百姓的安全保障。

    而作为军人不仅战斗力要强悍,装备要出色,就连军服装饰,最好也要美观大气一些。

    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外观事情更是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

    很多人会认为士兵最重要的就是打仗,衣着上无需这么美观。

    但是!

    装备设计的足够美观,是有很大价值的。

    视觉效果上去。

    装备高端精良美观大气,看上去就会有股精锐之师的感觉,虎虎生威,令人生惧。

    但如果你装备乍一看就很差劲,跟流民没什么区别,什么木棍,凳子拿手上,哪怕战斗力再强,山匪都敢找你的麻烦。

    可你的装备很美观,不仅是能提升战士们的自信心,凝聚起一股精神气和荣誉感,寻常的山匪只是看到你就心生胆怯了,不敢跟你作战。

    陆成安对于背嵬军的铁质鬼面具是极为重视的,这个装束,不仅是能保护到面部不受到致命伤害,外观上也凶神恶煞,充满气势。

    配合精良的甲胄,会有一股别样的武装美感。

    而且,拿这种来宣传,也很容易激发男儿们从军的欲望,使得作为军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陆成安这次模拟,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打造出属于自己的背嵬军。

    组建出来,在模拟中看看效果。

    【由于你组建的军队中,你所带来的理念和想法比起传统的背嵬军拥有多元化的元素,使得你组建出来的背嵬军将会和原本的背嵬军有所不同。】

    听到这个提示。

    一个全新的士卒军容出现在了陆成安的眼前。

    陆成安忍不住惊叹。

    好一个儿郎!

    .....

    .....

    .....

    大群键政嘎了。

    全订群1满了,这是群2的群号——79319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