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 第215章 依此策行,天下可定. 5k5

第215章 依此策行,天下可定. 5k5

推荐阅读:花豹突击队战国之军师崛起帝国霸主倾城妖妃:傲娇王爷逆天宠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本尊夫人有点狂邪王宠妻:废材狂妃要逆天邪王嗜宠:惊世弃妃太嚣张超级抗战系统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你选择了张珣作为你养子的侍读讲师。】

    汉王连续几次模拟下来,都是成功当上了女帝,不过每次模拟的前期,都是磕磕绊绊的,很少有平稳过渡的局面。

    这次模拟的开局,同样不太平,海寇、藩王、土司、异族按照顺序,可谓是全部都来了一个遍。

    可把她为难死了。

    如果没有陆成安的话,汉王其实也不知道面对这个局面,她该怎么打。

    现在平稳了下来,她才有这个空间,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没有了对外需要开战的敌人,每天的行动点都是空出来许多回合,在女帝的操作界面上,汉王同样是有了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这些功能。

    比如说在人才的招揽方面。

    汉王是亲王的时候,只能通过主动登门上访,拉拢过后,才能招揽对方。

    但成为女帝以后,普天之下的臣子,那都是属于自己的属臣。

    而每年进行一次的科举,这些科考登榜的学子,都能应召而来,入宫为官。

    汉王根据这些学子的能力,按照他们的特长去安排职务,不过呢,一年科举,能出个紫色品质的臣卡,都是比较好运的。

    最气的是,大部分通过科举为官的紫色臣卡,他们往往词条都跟【读书】有关。

    汉王比较注重的是那些具备治理水患、调解民情的臣卡,这些人放到相应的地方去,是能做到出色的治理作用。

    那些词条是专精于【读书】的臣卡,数值高是高,但是办事效果比较一般。

    总体来说,汉王还是比较喜欢那些有特长的属臣。

    还有一个让汉王最头疼的就是招兵买马的问题。

    有大量的士兵在手上,的确是有很强的安全感,可是在和平期间,这些士兵就成了国家的负担。

    养起来,不仅是吃军饷还吃粮食。

    每年的消耗量都很高,但是,汉王也不敢擅自去遣返他们,不然到时候这些外敌卷土重来,那就不好打了。

    而为了操控整个朝堂,汉王在大臣的调换上,都是优先选择道德高,能力强的大臣,清除了那些能力高野心也高的臣子。

    尤其是野心这个数值,汉王是盯得最死的,避免出现长孙明这样野心极高的权臣当朝,使得篡位的可能性诞生。

    每天操作的回合之中,事情多的要命,为了想一件事情纠结老半天,明明晋王当女帝当的那么快乐,为什么她汉王当这个女帝,就是看不到头的苦海。

    还要给宁王那个偷人的孽种妹妹带孩子。

    汉王最开始接纳了宁王的儿子和女儿,单纯只是为了显示出自己的风仪,身为君王的仁厚态度,如今想来想去,越想越不是一个滋味。

    在经过了漫长的亲政环节、对付外族的战事,汉王的神经一直是高度紧绷着的,从来没有松懈过。

    但是,整个国家安定下来,做的正事多了,汉王偶尔还是忍不住会考虑到一些私人的事情上。

    这就导致之前觉得还算不错的处理手法,冷静下来,汉王反而感觉自己太过于放纵某些人了。

    首先宁王做的这些事情,是不符合礼法的,完全是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了‘窃取’的举措。

    作为一个亲王,在没有婚约的情况,擅自失身,这是什么行为?

    这是一种非常不要脸的失德行为。

    连晋王都知道先婚再孕,在礼法上走了一个过程,你宁王完全蔑视了这套过程,是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头。

    而汉王当时想到的却是木已成舟,既然宁王和陆成安都已经有了孩子,两人的事情,就暂且放一放。

    战事紧迫,陆成安是我方大将,宁王也是很重要的宗亲,为了这件事情,让双方都闹了一个不愉快,这对自己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当时,汉王就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

    你宁王既然手段下作到这个地步,我也就忍了,都有孩子了,我也忍了,你犯的错,不能让孩子去承担。

    如今回过神来,汉王怎么想都感觉胸口有块气儿出不来,很难受。

    但凡宁王尊重一下规则,她汉王都不至于变成如今这幅越思考越生气的模样。

    宁王做出来的行为,相当于以后大家都可以跳过婚约这个礼法守则,跳过这个前置的条件。

    本身晋王在模拟推演中,就是一个无视规则,有些无法无天的存在,你宁王还开这样的头,到时候晋王有样学样,那她汉王合着就一辈子受你们俩的气了?

    现在仗也打完了,汉王冷静下来,觉得无论如何,她都要清算一下这个乱出昏招的四皇妹。

    这肯定得制定一下模拟推演的新规则。

    谁是女帝,谁拥有陆成安这张臣卡,你不能乱动,也不能乱来,总是搞这种花招,她汉王也很烦的。

    就每次当女帝,按理说,都该由她来享受和陆成安的双人世界,陆成安为女帝的私人所有,但是呢,每次都有晋王和宁王这两个捣蛋的来搅局。

    真要翻旧账的话,这个秦王也有很大的问题。

    晋王档那么成功,谁干了最大的坏事?就是这个秦王,她非要来一手操作满满的计谋,弄了个一桃杀二士的计划。

    请求父皇把陆成安赐婚给晋王,这让陆成安从她汉王的身旁调离了不说,还逼迫晋王跑去晋地就藩,失去了在京城内部争夺皇位的资格。

    只是没想到,人家下次回京城,是带着陆成安一路高歌猛进硬生生打回来的。

    所谓的一桃杀二士,杀的是她汉王还有那个馊主意满天飞的秦王,让那个成天游手好闲的晋王赢了一个爽的。

    秦、宁这两个妹妹,汉王就感觉是来故意恶心她这个当姐姐的。

    一个是满肚子坏水把她的相公送给晋王,一个是自己带队开了一个坏头,搞不好晋王有样学样,以后天天这样去做事。

    汉王想到这里,决定要清算一下了。

    也不是说是要打要杀,但肯定是要请她们去做做富家翁了,别成天到晚给她增加难度。

    态度一定要出来,不然每次都这么去坏她的好事,她汉王还能不能有自己的大宝了?

    汉王看过晋王儿子的皇帝篇,但是她觉得晋王儿子的成功,不单单是晋王的词条起了一定的效果,还有一定程度上是有后天的养成。

    所以,汉王想着,如果让陆成安来当自己儿子的老师,会不会出现奇效,以后有机会,她一定要试上一试。

    毕竟陆成安是调教出来过一个陆谦己。

    不过,眼下诸事皆平,先毒打一顿宁王和秦王再说。

    狠狠地清算!

    【清平十一年三月,你逐渐关注北镇抚司的情况,你挑选了数个近臣进入北镇抚司,他们暗中关注着宁王的一举一动。】

    【你在北镇抚司的影响力提高了。】

    【清平十一年四月,你严格纠察了商队的情况,搜刮秦王与民争利的罪证,你拿到了这些罪证,秘而不宣,等待着机会。】

    【清平十一年七月,你传唤秦王入殿,你拿出这些罪证,要求她把所有事情交代清楚,暗中表现出了你的态度。】

    【秦王在深思熟虑过后,表示愿意交出自己大量的家产,用以宽恕自己的罪责。】

    【你销毁了罪状,没有继续追责秦王的罪状,保证了对方的正常起居,给予了很高的亲王礼遇,同时获得了649万两白银。】

    汉王那是万万没有想到秦王能富裕到这种地步。

    一刀下去,给她开了开眼界。

    这可太富了!

    六百万两银子,不知道能让她汉王做多少事情了。

    这秦王到底是怎么赚的银子?

    汉王看到这个巨额数目,她的心里都打起了千奇百怪的小心思。

    没银子的话,这朝廷做事可太难了。

    汉王也是很想自己拥有一条生财之道的,她此前搞细盐赚的银子,明显不够花。

    而此时的秦王,有些不明所以地揣摩汉王的意思,她思来想去,也没有想到自己得罪到汉王哪一点了。

    晋王找她秦王的麻烦,她秦王能理解,因为晋王就是一个没什么事都能来点事的人。

    但是,汉王来找她的麻烦,秦王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毕竟,秦王和汉王现在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而且秦王想了想,认为自己也挺安分守己的,没有想着争权的事情了。

    不会是之前回合里的政变得罪了汉王吧?

    说起来,那次政变,秦王也是倒霉了,她不是自己主观上想要谋反,而是她集结了一帮文臣,最后整个以她为核心的集团,看到汉王病情严重,顺势就推了她一把,秦王当时也认为汉王既然病重了,让她当一会儿皇帝也不是不行,在半推半就下,她就上去了。

    没想到政变碎裂的那么快。

    除了这件事情以外,秦王也没想过自己哪里得罪汉王了。

    这莫名其妙清算到她的头上,是秦王怎么也想不通的。

    沉吟片刻。

    秦王感觉以目前汉王的政治水平和才识,多半是因为朝廷缺银子做事了,所以她要找人开刀。

    她秦王赚的这些银子,都是私用的,也没有让利给汉王,也许是这一点,可能引起了汉王的不满,于是就爆发了这么一场问责。

    秦王深思过后,这多大点事啊,后面模拟要是她还行商的话,我给你汉王分一些银子又能怎么样。

    画面再度一转。

    【清平十一年八月,久经沙场的吕琯在京城之中突发暗疾,陆成安颇为关注此事,他亲自登门拜访。】

    【同月,蒙古帝国再起兵戈,他们朝着西边的国家,开起了新一轮的西征之路,通过在原本属于花剌子模国的领地之中休养生息,他们的手工制作业等等获得了充足的进步,为首的将领拖雷在快如闪电般的突袭战役之中,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

    【清平十一年九月,各地名医被请去为京师之中的长平侯吕琯看病,随后不了了之。】

    【恭喜你解锁新的皮肤——武将列传·吕琯。】

    吕琯的去世打了陆成安一个措手不及,到了现在,陆成安终于注意到了岁月上的流逝。

    岳父是从正英七年一直到正英十九年,是所有模拟推演中,活得最久的一次。

    而现在已经清平十二年。

    正英七年的时候,他陆成安已经二十三岁,清平十二年,陆成安已经是来到了四十七岁。

    模拟之中,一个人的年龄普遍到了五六十岁,随时都有暴毙的可能性。

    这次的模拟,整体的制度改革、经济的发展是被战争给拖累了,如果没有和蒙古的战争,大晟王朝的发展会更好。

    像现在震天雷的科技已经点了出来,那是能和投石机配合使用的,这蒙古人要是再敢来犯,就不再是利用军阵伺候,而是震天雷伺候。

    可惜的就是,这次点了科技,下次要点科技,仍然要重头再来,这是陆成安比较麻烦的。

    而现实和模拟还不方便进行比较。

    因为模拟是把很多内容相对模糊化的,这其中没有细节的过程,现实中想要开发出震天雷,那鬼知道需要发展多少时间。

    以大晟王朝如今的生产力,冷兵器估计还是主导战场的关键。

    陆成安感觉这次模拟,再过一阵子也是要临近尾声了。

    他看了看大地图。

    无论如何,他总归还是要给子孙们留些退路,至少在这个存档之中,震天雷和改良版投石机的用法是要丢给汉王以及他和宁王生下来的倒霉儿子。

    而且这个存档里头,陆成安的统率来到了最强一档,在【多多益善】的增幅下,带兵打仗的效果非常夸张,不留几本兵书传世,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些就全部当是他陆成安的遗产吧。

    咬咬牙,上点硬货!

    【清平十一年十一月,你向朝廷请辞,朝堂不批此事,在三辞三不准批下,你第四次的请辞,终于得到了同意。】

    【清平十一年十二月,你在京城的陆府上进行了忘寝废食地钻研,并且针对北方的游牧民族提出了《制胡平虏三大策》,同时你将吕琯的幼子吕承平收为徒弟。】

    【你撰写了自己的兵书、兵法要则。】

    【你创作出了名垂青史的兵法策略,详解了如何在各种情况下应对阵面的破敌之策,你将此兵书取名为——《定邦策》】

    【“依此策行,天下可定。”】

    【你创作出来的《定邦策》被皇室所收录,吕承平在你的膝下,不断地学习你的兵法和为人处世之道。】

    【清平十二年一月,你入宫中,见到了自己与宁王的长子,同月,你被授予太子太师,入宫授课。】

    【清平十二年二月,你绘制了一幅全貌完善的地图在陆府之上。】

    【清平十二年四月,幽州,从高句丽远道而来的商人来到中原后没有及时缴纳税务,晋王将其拿下,并没收了对方的货物与交易的数额。】

    【清平十二年六月,中原商人在高句丽惨遭扣留,高句丽同样以没有及时交税的理由没收了对方的货物。】

    【双方的边疆矛盾愈演愈烈。】

    【清平十二年七月,晋王上疏,希望圣上不要容忍此等行事嚣张跋扈的边陲小国,应予以重力,扬我大晟国威。】

    【清平十二年八月,高句丽以近期不睦为由,拒绝上供贡品,希望大晟皇帝严惩宗亲,以体现出对他们高句丽的尊重,否则两国就此断交。】

    【清平十二年九月,两国正式宣布断交。】

    【清平十二年十月,晋王上疏,要求朝廷一定要以坚决的态度打击这样目无天朝上国的狷狂小国,否则国威尽失,想自领两万鬼嵬军攻打高句丽。】

    【同月,此事留中不发。】

    晋王顿时是急眼了,憋了那么久,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出兵的理由,怎么汉王就不想给她这个机会打了呢?

    大晟王朝现在要银子有银子。

    要兵有兵。

    她又需要这么一个锻炼自己的战场,说什么,她晋王现在都不想放弃啊。

    你不给我打,那我以后模拟推演,就天天造你的反!

    而陆成安也麻了。

    看到忽然病亡的吕琯,陆成安以为自己也差不多该到点了,结果请辞在家以后,窝在家里著书和教弟子,使得他成天无所事事,要么就去逛一逛戏院听听小曲儿,当了太子太师,就更闲了,著书都不用著书,成天带带孩子,教教兵法。

    偶尔他的陆府上,半夜还有宁王殿下的忽然驾到。

    搞得他一幅老当益壮的模样。

    就精力值的状态栏一直很高,快乐值从来没掉下来过。

    值得一提的是陆成安发现快乐值这个东西,还能通过其他的渠道获得,比如说欺男霸女、欺负小孩、赚取银子、达成人生目标等等,在这里都是能提高快乐值的。

    这是陆成安没有想到的。

    因为,【女帝养成计划】以前可没有那么智能,快乐值的获取方式很单一,除了戏院、青楼、男欢女爱以外,就没有其他获取的方式了。

    现在的【女帝养成计划】,几乎是现实生活中,你能感觉到快乐的事情,在模拟推演之中做出来,你同样会感觉到快乐。

    功能和随机性上远比之前要丰富的多。

    而陆成安也看出来了晋王的小小野心。

    她想要通过模拟推演这个机会,来锻炼自己的军务能力。

    但是高句丽是一个不好打的地方。

    某皇帝杨广三征高句丽,严重损耗了隋朝的国力,亦造成了百姓的民不聊生,使得国内的冲突爆发激烈。

    之前能打高句丽打成功,不仅仅是陆成安主导了战事,其次陆谦己也参与在这场战争之中。

    大晟王朝是占了一个时机的好处。

    晋王这次冲突那么明显,又是提前宣战,给了高句丽一个提前防守的准备时间,其实在陆成安的视角中,这场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打。

    不过,晋王的武力值和统率现在数值都不错,也不至于说完全没有战胜对方的可能性。

    就看看咱家的晋王想怎么打吧。

    .....

    .....

    .....

    今天暂时一更。

    起晚了,不方便分章。

    主要是没有说上午必须更一章,导致自己拖延症又犯了。

    明天下午2点之前一定会有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