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 第479章 谁给个晟龙在世记忆卡?

第479章 谁给个晟龙在世记忆卡?

推荐阅读:花豹突击队战国之军师崛起帝国霸主倾城妖妃:傲娇王爷逆天宠神医弃女:邪王霸爱小狂妃邪帝缠宠:神医九小姐本尊夫人有点狂邪王宠妻:废材狂妃要逆天邪王嗜宠:惊世弃妃太嚣张超级抗战系统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吓跑了的成王,秦王不动声色地朝着母妃的寝宫走去。

    理论上,这个时间的皇宫,成年的皇室必须要牌令才能随时出入。

    秦王为了更方便地确定父皇吸收记忆卡的状态,连夜拿出母妃赐予她的皇城牌令,进入了皇城。

    恰好撞到了鬼鬼祟祟的小八,秦王自然是不能让小八破坏了一切向好的局势。

    不得不说,晋王这次使用陆成安取义成仁的记忆卡给父皇。

    于情于理都是有收益的。

    取义成仁的记忆卡,已经差不多到了模拟方式日益高度重叠的背板时代。

    很多的思路,执政方式,政令,在取义成仁的时期都是较为正确的路线。

    能提供给父皇有关于【一条鞭法】的信息、魏王作乱的提示以及相当多的后晟时期名臣录。

    很多政令的命令下达不下去。

    一方面是遇到的阻力大,不想执行命令的人多。

    另一方面是政令的收益,在短期是很难看到的,又没有多少人愿意坚持到最后。

    父皇不知道【一条鞭法】对大晟王朝现阶段的续命效果,一定是对这个政令有抵触心态的,哪怕有人呈给他【一条鞭法】的详细流程,父皇也不一定会用上。

    只有父皇自己心里清楚【一条鞭法】的效果,认可这个政令,那么这个政策才能有效的执行下去。

    所以取义成仁的这张记忆卡,不管晋王是出于私情,还是出于对国家的公义,就单单以秦王的视角而言,还是极有必要的一桩事。

    反观小八要拿出来‘诋毁’晋王的四世三贤卡。

    这是早期模拟推演出来的一条实际‘造反线’。

    无论怎么定性,四世三贤的路线中,晋王都不是通过正统手法取得的天下。

    这是标准意义的造反。

    当然长孙明矫旨,立她为傀儡皇帝,同样算不得什么正统皇帝。

    但,在外人的眼里,又并不知道长孙明是矫旨所为,故此,秦王在四世三贤的路线里,这个皇位相对晋王名副其实的造反,还是要正统一些的。

    而小八使用四世三贤记忆卡的作用,除了让父皇愤怒以外,几乎是带来不了什么正面作用的。

    因为这次模拟推演中,是一个大权将颓,互相征伐,造反动荡兼具的时代,用更难听的话来讲,晋王的登基,已经和改朝换代没什么区别了。

    整个过程中,陆成安代理掌权时期,他是以军权镇压文臣,前前后后杀了不知道多少官员以至于后期遭到反噬。

    陆成安稍有不慎,就被群臣联名弹劾,由此可见群臣对陆成安的忌惮和仇恶。

    对现今还算和平的大晟王朝,这种以杀治国的经验,是没办法带来积极的一面。

    你总不能让父皇效仿陆成安,上上下下全都杀一个遍吧?

    再说了,陆成安能上上下下全杀个遍,是他愋带着晋王系的人从造反再到北伐狼居胥山,将一个武臣的巅峰生涯全都打了一个遍,这才积累了足够高的声望。

    父皇何德何能具备陆成安十几年军功积累下来的声望,又何谈使用杀戮来镇压群臣?

    【四世三贤】中的全部操作,都是不具复制性的,是需要很大很大的机缘巧合才能诞生。

    真要讲...除了彰显晋王一脉的后人能力强劲,让父皇又急又气又惊又喜以外,也没几个用处。

    秦王觉得没必要给父皇上这种全程节奏跌宕起伏,结局又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记忆卡。

    而且一旦【四世三贤】记忆卡和【取义成仁】的记忆卡起了冲突效果,到时候父皇‘多疑’的老毛病又犯了。

    马上他就会进入踌躇不前的思想枷锁阶段。

    得先让父皇确定取义成仁记忆卡里的信息是真的。

    你再拿【四世三贤】的记忆卡胡闹也不迟。

    这是秦王一个全面的思维逻辑。

    【以物易物,急求一张晟龙在世记忆卡。】

    【四世三贤记忆卡交换晟龙在世记忆卡。】

    【有人出手吗?】

    市场上,小八已经开始叫卖了起来。

    在被秦王威胁过后,小八深刻反省了一下,认为秦王说的很对。

    父皇在使用了【取义成仁】记忆卡以后,再用【四世三贤】的记忆卡,那就会记忆冲突,有很多不好的影响。

    既然现阶段不能用这种容易记忆冲突的记忆卡,那么我要一张不会产生记忆冲突的记忆卡,再将其使用也没什么毛病吧?

    要知道【晟龙在世】时期,整个大晟王朝进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内有内患,外有外敌。

    将长孙明、管彰等等多个野心家的身份全部曝光了出来。

    绝对的父皇‘快乐’卡。

    就不知道哪个幸运儿抽到了【晟龙在世】的记忆卡。

    【叮——】

    【燕王通过了交易,将《晟龙在世》记忆卡与你的《四世三贤》记忆卡进行交易。】

    【交易正在受理中。】

    【交易已成功,请查看你的库存是否到账。】

    听到那么大动静的交易声音,秦王整个人的脸顿时黑了下去。

    【晟龙在世】第一个接手皇位的人,不是其他人,正是她秦王。

    硬是要归咎责任。

    被长孙明搞得天下大乱的傀儡皇帝‘秦王’是这次模拟推演的首锅。

    而在驿站赶路的宁王,脸色同样好不到哪里去。

    【晟龙在世】第二个接手皇位的人是宁王,而宁王的政绩虽然是有目共睹,但是她因为没有得到陆成安,所以就没有留下子嗣后人继位,在宗室之中随便找了一个孩子继位。

    万一父皇认为她是一个无后的家伙,这又该让宁王如何应对?

    执政能力再强,无嗣是个大问题!

    而且宁王没有和陆成安的情感交织,从而让父皇误以为宁王和陆成安没有什么情感碰撞,她宁王又该怎么办?

    现在汉王、晋王、燕王的背后灵都出来了,且都和父皇有所接触。

    这是宁王隐隐约约察觉出来的,可她宁王的背后灵,时至今日都没有抽中。

    更加可恨的是,大多数模拟推演中,宁王都没有和陆成安有子嗣后人。

    少数不多留下孩子的模拟推演,是景高祖的模拟推演。

    那他妈父皇看了,不得当场找棵树把自己吊着玩啊?

    敢叫日月换青天的模拟记忆卡,是宁王万万不敢给父皇使用的记忆卡。

    于是,这就陷入了一个死结之中。

    宁王没有背后灵,多数模拟推演,宁王没有和陆成安有明面上的私情,没有子嗣传世。

    这肯定是会让父皇判断出错,认为她宁王和陆成安是没有过多情感接触的。

    想到这里,宁王整个人的脸色都青了。

    我宁王迎来了大失败!!!

    这特么【晟龙在世】的模拟记忆卡,简直是一卡害二王啊!!!

    宁王辗转反侧,已经彻底不能入眠,要么想尽办法把独属于她的背后灵带出来。

    要么就是下次模拟推演,她无论怎么样都要打出一条属于自己和大晟王朝的模拟线。

    条件是自己当女帝,是大晟王朝,且夫婿为陆成安。

    从而方便诞生一张宁王能够使用的记忆卡。

    此时此刻。

    正英帝因为这张【取义成仁】记忆卡的载入而忙了起来。

    开始依据记忆卡中的信息,一一推测,观察信息之中,是否有所误差。

    天一亮,正英帝就让江骐宁去寻找一些记忆中籍贯明确的文人。

    张瑞张珣这两个人的身份比较容易找到。

    很快就查出来了,确有其人。

    这次南北榜案中,张瑞是不幸卷入其中,而张瑞的弟弟张珣还没参与科举。

    两人都是江浙名门之后。

    杭州复古派文豪张海京的长子与次子。

    信息全都对得上。

    而更让正英帝惊喜的是,出身籍贯不详的宣平,在江骐宁的寻找之下,竟然也找到了踪影。

    这个信息的确定,可以让正英帝越发肯定这段记忆的真实性。

    不过,即便是这样还不够,正英帝想起了记忆之中...陆成安撰写的一本遗著。

    上面留有了大量奇奇怪怪的内容与知识。

    只要确定这些事情为真的,那么记忆之中的事情就不可能有伪。

    其中,陆成安明确说明了在福建的海外有一处岛屿,名为夷岛。

    这个可以派遣官船出海看看是否为真。

    但考虑到出海的成本和收益问题,正英帝还是放弃了。

    为了求证记忆的准确性,派遣一支船队去海上寻找一个夷岛,这对现在的大晟王朝,实在是财大气粗了些。

    正英帝手里的银子还没多到可以乱花的地步。

    处于兴奋状态的正英帝,正在一个积极的求证之路上。

    相较之下,陆成安就处于一个痛并快乐着的状态。

    一觉睡醒,陆成安就能感受到身旁的燕王紧紧贴着,一吐一纳的幽幽鼻息在他的耳边听得是一清二楚。

    这让陆成安犹豫了许久,这才蹑手蹑脚,小心翼翼地‘挣脱’了燕王的相拥,从床上慢慢起来。

    随后,陆成安就拿出了从老张那里借来的书,品阅一二。

    大晟王朝的文臣品级,取决于三个方向。

    第一个就是和东汉一样,看出身。

    出身于当地的名门,是士族世家出身的官员,那么你进入朝廷之中的品级、地位就不会差。

    你凭什么认为你的十年寒窗,能敌得过我三代的努力与积累。

    何况在大晟王朝,这样的名门积累还不止是三代。

    毕竟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你的父辈、祖辈积累的人脉,只要你的后人还在朝廷里当官,这种隐性的人脉关系就不可能说没就没的。

    这才是士族世家根深蒂固的主要原因。

    而第二个则是看文坛水准。

    张海京是杭州名门,但杭州名门在这个时代,哪里够看啊?

    这个时期的经济重心是北方,而不是南方。

    说你是杭州名门,是给你面子。

    张海京在政坛主要的优势在于他是复古派的领军人物,大晟王朝文坛顶流。

    不然就张海京很不及格的业务政绩能力,拿什么来掌管杭州府?

    主要是这年头的人,更看重名,你的能力不能说是次要的标准,而是大部分的老百姓是看不出来你有没有这个能力的。

    但一听你是什么什么文魁,什么什么文坛才子,一下子就会认为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朝廷征辟官员,这种文坛地位高的人,职务往往也不会低。

    你寒门出身的话,尽可能拿到一个文魁性质的名誉,对仕途的影响力是空前庞大的。

    而第三个,则是最不入流的幸进之臣,皇权的依附者。

    以支持皇室的方式来取得较高的品级地位。

    张璁、严嵩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代价就是要给皇室当工具人,做好一个工具的义务。

    眼下,适合陆成安的路只有第二条和第三条。

    但是陆成安又说什么都不情愿当幸进之臣的。

    因为这玩意说是幸进之臣,其实跟鹰犬爪牙,跟狗是没什么区别的。

    运气不好还要被推出去给皇帝背锅。

    晁错之死,历历在目。

    花里胡哨的东西弄一大堆,然后皇帝怂了,你命就没了。

    到时候还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陆成安还不至于傻乎乎到这种地步。

    与其当一个主动讨好皇帝的人,不如当个被皇帝讨好的人。

    不管是做人还是当官,咱这个格局是一定要打开。

    跪着生和站着死,一直都是两码事。

    所以陆成安要坚决执行第二条路。

    要当一个震古烁今的大文魁!一个足够让其他人给他让出一条路的大文魁!

    中国式教育我都猛干了十几年,你大晟王朝的知识量还能比信息化时代的知识量高吗?

    陆成安欠缺的是对古代式文化在规则上的了解。

    自南下以来,陆成安就没有停下看书的动作,一有闲暇的功夫,他就要做些文坛上的琢磨。

    算了算时间,距离新一轮府试的日子快要到了,陆成安想着自己要不要趁机刷波正向的名望,为自己的文魁之路奠定一下基础。

    之前被张海京请去酒楼与人争执,严格来讲是属于‘炒作’性质的刷名望。

    这种名望,不够清贵,还不足以提高陆成安的文坛地位。

    像科举考试这种地方刷出来的名望,就比较干净了。

    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才能让老张同意自己参与府试的考题定制呢?

    而且陆成安还必须得在规则允许,考题不超标的情况下出题。

    这不给这帮童生们干个0%的录取率,其实也很难给陆成安刷一刷名望的。

    看来这大晟文魁的刷级之路,实际操作起来,依旧是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行动力拉满的陆成安,已经决定好下午再去造访一下张海京了。

    这隔三差五和老张探讨一番感情,再偷摸点好处走。

    陆成安也是怪不好意思的。

    所以陆成安做出了一个转动命运齿轮的决定,这给考生提高考试难度的骂名,就让老张和自己一同承担!

    .....

    .....

    .....

    刚从医院回家,更新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