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 44. 第 44 章【二更】 “老板?这……

44. 第 44 章【二更】 “老板?这……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到要签三千本书的时候, 江柠对比前世签过的五千本,居然还挺淡定的。

    她和王咏配合默契,她每签一本, 王咏就负责的在她名字旁边盖上她新刻的私章,印泥还是刻章的老师送给他的。

    两人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门, 签完了一千本书,之后江柠还有时间去了趟网吧, 又撸了一万字回来, 才回了学校。

    门卫大爷看看天色, 又看看她,慢悠悠地说了句“回来了啊”

    他都已经记住江柠了,让她在出入登记本上签字。

    江柠今天签了一天的名字, 条件反射就在出入登记本上写下了龙飞凤舞的柠萌二字,然后离开了。

    宿舍里只剩下何小芳一人。

    何小芳在宿舍等了江柠一整天, 可算是把江柠等回来了, 整个人都从床上跳了起来, 没掌握好力度,头碰地一声撞到天花板上, 痛的她哀叫一声, 捂着头高兴地喊“柠柠你回来了”

    “吃晚饭了吗一起去吃饭”江柠来拿她的饭缸。

    何小芳哧溜一下就从上铺滑了下来,粗马尾一甩“水我已经给你打好了, 去打饭就行了。”

    江柠注意到,她原本放在床铺下面的鞋子,也被何小芳刷了晒在了阳台的窗户上。

    “谢谢你啊小芳,下次不用这样,我自己会刷的。”

    “没事,我刷自己鞋子, 顺手就帮你刷了,又不费什么事。”何小芳很开心自己能帮江柠做点什么,如果什么都不让她做,她反而不开心。

    可惜江柠每天换的衣服,洗完澡就顺手洗了,一点都不给她发挥的余地,不然她连江柠的衣服都可以一起洗了呢。

    江柠依然是打红烧肉吃,打菜的小姐姐并不是每次都在打肉的窗口,江柠也从不特意去看她在哪个窗口,都是想吃哪个菜,才去哪个窗口,倒是那小姐姐,每次见到是她,都会和她打招呼,还会给她多打些。

    今天江柠回来的晚,食堂又没人了,打菜的小姐姐干脆将剩下的菜一股脑儿的都给了江柠,一个饭缸装不下,小姐姐还问她“还有没有饭缸了刚好一起给你,我也下班了。”

    这个点基本是没人了,菜盆里也只剩下最后一点菜,肉也剩的不多了。

    江柠忙将何小芳和江柏的饭缸也拿了过来。

    小姐姐还挺偏心,给何小芳饭缸里打的都是素菜,红烧肉全打在江柠递过来的空饭缸里了。

    看的何小芳羡慕的要命,她已经不止一次的看到打菜阿姨对江柠的偏爱了,每次看到是江柠来打菜,都会给她比给别人多,今天她算是沾了江柠的光,才也被多打了些菜。

    江柠又去给江柏饭缸里打了些饭,小姐姐就直接关上了打菜的窗口下班了。

    江柠分了一半的红烧肉给何小芳,“你帮我打水,饭票我就不给你了,但肉不许拒绝。”

    一瓶水是一两粮票,红烧肉是八两一份,她如果每次都给何小芳肉,何小芳也不会接受,再说朋友间门也不是这么交的,现在她帮她打水,她分给她一些肉,反而让何小芳更容易接受些。

    可自觉占了便宜的何小芳还是很不好意思,“我我就是见你没回来,怕你回来没热水了,就顺手打了。”

    江柠笑着点头“我知道,谢谢你啊。”

    打开水的地方一般七点钟就没人了,江柠周末有时候会踩着学校七点多门禁回来,等跑到打开水的地方,运气好,打开水的人还没走,运气不好,那里已经关门了。

    比如今天食堂旁边打开水的地方就关门了。

    江柠吃完饭,把打好的饭菜给江柏送去。

    江柠一到五楼的高三八班后门,童金刚就激动的推着江柏“江柏,江柏,咱妹子来了,她是不是又给咱们送吃的来了”

    原本在专心刷题的江柏转头,还真看到了江柠手中的白色搪瓷饭缸。

    “你怎么又来送饭不用给我送饭,我自己回去打。”江柏说是这样说,可胸腔中莫名的泛起他自己都不懂的暖意。

    江柠将饭缸塞到他手中“打菜的小姐姐把最后的一些菜全给我了,我一个人也吃不完,就给你打了些饭在上面,给你当个夜宵。”

    他们兄妹三人中,只有江柏最像江妈。

    不是像她的脾气暴躁,而是像极了江妈的省钱和抠门,一直到十几二十年后,江柏都还保留着一直存钱的习惯。

    他对别的事情的物欲很低,只有两个爱好,一是下棋,一是赚钱。

    江柠觉得,他即使多了一百斤饭票,他也舍不得打肉吃。

    她可不想二十年后,再听他说他高中经常饿的晚上睡不着,睡着了又被生长痛疼醒的事了。

    出版社的稿费全部到账后,江柠的小金库再次丰厚起来,便想着找个周末再去趟沪市,把房子装修的事情敲定,而且还得请一天假,把房产证办下来。

    就是这请假的事情,除非是病假,不然在一中,想请假,非常难。

    江爷爷回到江家村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村口的大槐树下早已没了人,大家都各自回家看包青天去了,家家户户的电视机都传出开封有个包青天的歌。

    江爷爷快步的往山上赶。

    江大伯已经在山上住了两天,是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山上到处都是蚊子,江大伯觉得,江爷爷再不回来,他就要被蚊子抬走了。

    看到江爷爷回来,他是一秒钟都没有多停留,立刻就扔下手中的大蒲扇,摸黑就下了山,还没到家就扯着嗓子喊“桂香桂香”待见到江大伯娘的身影从家中出来,他才总算舒坦起来,喊“桂香,快给我下碗面吃。”

    旁边邻居听到江大伯的叫喊声,还出来取笑江大伯“我的天啊,都这么多年老夫老妻了,还一天都离不得啊”

    江大伯才不承认他离不得江大伯娘,说“我哪是离不得她我是离不得她烧的菜,你嫂子做菜有多好吃你是知道的,啧啧。”

    说着说着,他就忍不住炫耀起来,听得邻居一阵牙酸。

    江大伯还补刀了一句“你不懂。”

    江妈看到江大伯下山,就知道江爷爷回来了,脸阴沉的能滴出水来。

    她已经知道江柠回来过,并将江爷爷接走的事了,见江大伯回来,冷着脸问了句“老爷子回来了”

    因为找不到江松的事,她这段时间门憔悴了很多。

    “回来了,再不回来我也待不住了。”江大伯回屋端了一壶茶出来,一口牛饮了大半杯,才觉得自己又活过来了,舒坦的长吁了一口气。

    “他有没有讲柠柠什么时候回来他们去哪儿了做什么去了”

    “这我哪晓得”江大伯满脸莫名“这事你不如去问老爷子去,我还管这些事老爷子一回来我就赶紧下来了,好几天没吃到桂香烧的饭了,这两天都把我饿瘦了。”江大伯摸了摸自己并不突出的小肚腩。

    江大伯突然想到什么“估计跟柠柠一起去捡破烂了吧你没给钱给柠柠念书,他们不去捡破烂还能去做什么”江大伯理所当然的说。

    他倒并不是让江妈给江柠读书的意思,而是一句纯粹的陈述句。

    江妈想想也是,想到江爷爷捡破烂和打猎的钱,全都给了江柠,她心里又不舒服起来,松子都不念书了,她一个姑娘倒是去念书了,她念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松子不愿意复读,搞不好就是心疼家里供他们兄妹三个人读书,怕他们没钱,这才不愿回来复读,一定要去深市打工挣钱的。

    想到长子如此懂事孝顺,知道心疼她这个妈,江柠却一点都不晓得心疼兄长和她这个妈,越发心疼大儿子不容易,恨江柠不懂事不贴心不孝顺。

    想到江松,江妈心里又是一阵不得劲,回去问江爸“还没找到松子吗”

    江爸也郁闷“没有,他在省城还好找一些,他跑到深市去了,我去哪儿找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也没打电话回来。”

    这段时间门,江爸真是头发都急白了许多,都是为江松。

    可江松早已被他们惯的只以他自己为中心,又哪里会想到他不联系家里,他父母会不会担心估计知道他们会担心也不会在意,不然也不会连地址和联系方式都不和他们说一声,这么久都不给他们打电话,一声不吭就跑到深市去了。

    江妈忍不住说“要不是江柠天天吵着要念书,松子哪里会不回来复读,要去工作挣钱现在好了,她去读书了,松子打工去了,你这下开心快活了。”

    江爸这段时间门也着急上火,闻言忍不住和她吵了起来“你能不能别每天说这些有的没的柠柠读书和松子不愿意复读有什么关系松子高考结束就去了省城,之前叫他回来去补习班都不愿意去,一定要去打工。”

    江妈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可她就觉得是江柠吵着要念书,江松是怕家里困难才不愿意读书的,如果不是江柠,江松一定会回来复读,考大学,将来吃公家饭,光宗耀祖。

    江妈气的在一旁抹泪。

    江爸一看江妈哭,就没办法了,也坐在旁边叹气“他怎么就不晓得往大队部打个电话,至少要告诉我们他到哪儿了,在做什么呀”

    家里三个孩子现在都不在家,家里冷冷清清,江爸连做饭的欲望都没了,只简单的炒了个饭,夫妻俩随便吃了点,就睡下了。

    江爷爷连着在山上巡了几天山,才终于有人牵着老水牛来山上放牛。

    他们这里的人放牛,一般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山上,一个是大河两岸的河堤两侧,他们都是两处轮着放牛,今天在山上吃几天,明天到河堤两侧吃几天。

    放牛的人都是一群一群的,老人和孩子们一起,牵着小牛老牛,小孩们还会骑着大水牛,将牛赶到山坳处,牛们在吃草,他们自己就找个大石头,一边看着牛,一边吹牛打屁。

    小孩子们不耐烦听他们讲这些,就自己跑山坳处,挖一种会结手指头大小宛若瘤子吃起来口感清甜的东西吃。

    江爷爷早上巡山回来,便看到了他们,忙喜气洋洋的下去,和他们说起前些天他去沪市两日游的事“我大孙女作文比赛得了一等奖,去领奖的时候,还特意把我带过去玩了两天,路上所有车票、住宾馆、吃饭全都主办方报销。”他夸张地说“乖乖龙地咚,那沪市,遍地都是高楼大厦和小汽车,我这回跟着去沪市,还坐了小汽车呢,一点声音都没有,稳的就跟没坐车似的。”

    “大城市的灯,晚上都是不关的,我们到沪市都晚上十二点了,外面的灯还是亮着的,灯都是彩色的,一闪一闪。”

    “我们晚上睡的还是招待所,那马桶干净的就像被舌头舔过,上完厕所水一冲,什么都干净了”

    周围挖那野地瓜的孩子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也都围了过来,听江爷爷讲他去沪市的见闻,听的如痴如醉,心向往之“大爷爷,城市里真有你讲的那么大,那么好啊”

    江爷爷说“要不怎么说知青们一个个都想回城呢你看我们大队,除了小安老师,还有没有知青了”

    这一代新出生的孩子们,连知青是什么都不知道了,都摇摇头,放牛的老人们说到知青,也忍不住回忆起他们年轻时候,一听到他们讲古,小孩子们又一窝蜂跑开玩游戏去了。

    江爷爷炫耀完了孙女,吹完了牛,心满意足的回了小屋,又坐回到他的摇椅上,泡着一壶他自己炒的野茶,慢慢悠悠的晃着。

    时间门不紧不慢的过着,在江柠又签完了两千本签名书寄出去后,江柠的大宋也终于出版上市,因为是出版社和杂志社联合推广,李主任还特意在武侠上面打了很大的广告,专门用了一页宣传大宋的出版作品。

    南市、沪市这边的读者看大宋居然出了书,都赶紧跑去买,有些是纯粹的喜欢大宋,想要收藏,有些是以为有后面的情节,想抢先看。

    结果,书的第一册,只有十六万字,只有前面四个案子,武侠这一期连载的新案子凶手是谁,书里并没有写。

    可他们还是买了,打算从头到尾重新看一遍。

    这种在杂志上一周一期的追连载,和直接买了书,一次性看完一本书的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的。

    武侠杂志尚未辐射到北方,但他们合作的出版社在北方的渠道却很好,书一上市,就迅速的在北方大大小小的书店里都铺上了货,还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重点推送。

    很多喜欢在图书馆、书店看书的人,看到书店门口最显眼位置张贴的海报和书,都会不由自主的过去翻看一下,有没有什么新到的好看的书。

    在看到我在大宋当捕头的那些年时,首先是被这本书与众不同的名字给吸引。

    毕竟这年头书的名字大多取的都很板正,尤其是武侠类,大多叫某某传某某录某某记比较多,在这一群板正的名字中间门,突然冒出一本这么通俗的,他们都不由拿起这本书,就地翻看起来。

    他们都是没有看过武侠的,更没有看过大宋。

    看着看着就不由看进去了,一直看到末尾发现,没了

    顿时被这结尾处下的钩子给钩的抓心挠肺似的难受。

    他们再看这本书的名字我在大宋当捕头的那些年之初到大宋。

    初到大宋那这后面还有啊不由都纷纷问书店老板或是管理员“老板这本书后面好像没写完啊后面的书在哪里看”

    书店老板就指着杂志区竖着推荐的武侠说“那本书上就有连载,每期都有。”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