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 81. 第 81 章 江荷花家也是新建的二层……

81. 第 81 章 江荷花家也是新建的二层……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江荷花家也是新建的二层小楼, 门口是个大大的院子,很多客人都在江荷花家门口坐着嗑瓜子聊天,听到江妈的话, 吃惊地问“啊你家柠柠考了全县第一啊”

    “你家柠柠成绩这么好啊”

    这下没听到的人,都听到江妈说的江柠考了全县第一的事了, 都纷纷向江妈看了过来。

    “是什么考试考了全县第一啊你家小女儿读几年级啦”

    “我只听说过你家江松读书成绩蛮好, 没想到你小女儿成绩也这么好”

    “全县第一,那大学是稳了啊”

    他们也没听过江柠成绩有多好的事, 村里成绩出了名的好的, 只有大队书记家的荷花。

    江妈原本是低声问江荷花的,哪晓得这些人耳朵这么灵敏, 一下子就听到了,这让她脸色有些不好看。

    如果这些人知道了江柠成绩全县第一, 她还不想让女儿读书,到时候难免会让人说嘴。

    他们都看向江荷花“荷花啊, 江柠真考了全县第一啊”

    江荷花脸都黑了。

    荷花妈妈要不是知道江妈是个重男轻女的人,刚刚她问江荷花的声量也不高, 真以为她是来她家炫耀来了。

    荷花妈妈心里有件很在意的事情, 就是年轻时候, 大队书记家找媒人去江妈家提过亲, 只是江妈和江爸看对了眼,才轮上她嫁给了如今的大队书记。

    这事还是后来她听她婆婆提起,她才知道。

    她知道是婆婆给她不痛快, 可她依然被膈应上了, 心底一直暗暗和江妈比较。

    她倒是没怀疑过江妈和大队书记会有什么,毕竟有江爸那张脸对比着,任谁都会看上江爸, 不会看上大队书记的。

    尤其是江爸开养鸡场的那几年,当真是意气风发,全村独一份。

    直到后来一场鸡瘟,让江家养鸡场破了产,背了一屁股债,才让江爸泯然于众,尤其是这些年江妈因为劳累面容也苍老了许多,而她日子却是越过越舒服,两个儿女也争气,才让荷花妈妈心里舒服了些。

    不过她这种暗地里与江妈的比较,江妈并不知道,她年轻时去她家说亲的人多了,那真真是一家有女百家求,不然她也不会来找荷花妈妈来帮她带学费了。

    此时她还在等着江荷花呢。

    江荷花确实想跟江妈打听,一中成绩排行榜上的江柠,是不是她认识的这个江柠,也有了心理准备,这两人会是同一人,但没想到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被江妈问出来,尤其是所有人都还在看着她。

    江荷花看了家门口的这些人一眼,雪白的面容在地面上尚未融化完的皑皑白雪的映衬下,显得越发的白了。

    她微微蹙了蹙眉“我和江柠又不在同一个学校,怎么会知道她成绩怎么样”她补充了一句“我在吴中,她在一中。”

    这句话就在提醒大家,她在成绩更好要求更高的吴中,江柠只是在一中而已。

    这些人虽只是村干部,但也不乏情商高的,笑着对大队书记夸江荷花“你家荷花是真厉害,我儿子要是成绩能像荷花一样好,我就省心了”

    “荷花成绩从小就好,你看看这墙上贴的奖状。”

    江荷花家虽建了新楼房,但她从小到大的奖状还是从旧屋子撕下来,贴到了新房子的墙上,那真是满墙的奖状啊,每个来到大队书记家的人,进门都会先被这满墙金灿灿的奖状给晃花了眼。

    这些奖状也不是江荷花一个人的,他们兄妹两人成绩都很好,每年都拿奖状。

    即使到了高中,成绩没有那么名列前茅了,可还有班级优秀奖状呢。

    荷花妈妈的眼睛却在看着大队书记,想看看他是不是也在看江妈,大队书记对自己儿女的成绩,也是满心的骄傲和自豪,此时听他们夸起自己的一双儿女,也是高兴的哈哈大笑。

    荷花妈妈见大队书记目光落到江妈身上,唇角不由扬起一道温柔的弧度,笑着说“你放心吧,这钱我会帮你带给你家江柏的。”想起来什么似的,又问她“对了,柠柠不也在一中读书吗不用给柠柠交学费吗”

    看着江妈黑沉着脸,割肉一样,又掏出来八百块钱,荷花妈妈心情很好的把江妈送走了,坐到结满冰柳的廊檐下,还温温柔柔的和大家聊道“这些年爱莲也真是不容易,大个子欠下那么多的债,都是她跟着一起还的,我刚刚看了她的手,都粗的裂开了。”

    农村妇女的手,谁不是粗的开裂,满是冻疮

    荷花妈妈的手就没有,她最多就是在家做做饭,洗洗衣服,平时都是和村里婶子们打打叶子牌,日子不说是养尊处优,那也是很悠闲舒服的。

    她唏嘘地说“你们看到爱莲那脸了吧年轻时多白啊,现在晒的这么黑,大概是生活压力太重了,我前些天还听到她在家里吵架。”

    江妈五官生的英气,即使是现在看,依然是好看的。

    她年轻时没有江妈生的好看,可现在不论是气质还是肤色,都不输江妈。

    大队书记听到荷花妈妈的话,也想到江妈那明显苍老了不少的样貌,和她因为日子过的不舒心而生眉间皱纹。

    江妈出去一趟,是憋了一肚子气回来。

    江爸见江妈脸色都是黑沉的,问她是怎么回事。

    江妈沉着脸气冲冲地说“还不是梅香我本来想省几块钱,就没让你去给江柏送学费,想着叫大队书记家的梅香把学费带给江柏。”

    现在是春运期间,车费都是平时的几倍,这时候去吴城,一来一回路费少说也要十五块钱。

    “她没答应”江爸疑惑地问,按道理来说,都是一个房的乡里乡亲,不至于这么点小事都不答应的。

    江妈气道“也不知道梅香是怎么回事,我给了江柏的学费,她好好的问我柠柠的学费,她家门口那么多人在看着,我也不好说只给江柏的学费,不给江柠的”

    尤其是,那些人都知道了江柠考了全县第一的事,哪怕她不想给江柠交学费,那么多人看着,她都不好这么做。

    江爸知道江妈为什么这么生气了,反而笑了,说“给就给了嘛,柠柠成绩这么好,以后考了大学,出来考个公务猿,说出去你脸上不也有光嘛”

    江妈呸了一声“我沾她的光她现在就这么气我,以后还想让她孝顺我我可是不敢想了”

    以前确实打着想让江柠这几年好好打几年工,给家里挣点钱,后面嫁人也能拿到不少彩礼,老了让她来照顾她养老的想法,可看现在江柠那头生反骨的模样,对她以后老了,靠女儿养老这事,她是想都不敢想了,只一心指望着两个儿子。

    他们这里也没有让女儿养老的习惯,但一般来说,老人年纪大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了,都是女儿回来照顾老人屎尿的比较多,也有儿媳照顾的,但儿媳照料哪里有女儿照料仔细贴心

    之前江妈就是这个打算。

    江爸笑着说“行了,你也别气了,人家梅香也是好心问一句,你给都给了,回来生气有什么用”他人站在江妈身后,双手搭在江妈肩膀上,将她半推着往家里走“你就是不想柠柠,你也想想松子,柠柠好了,以后难道会不帮着松子他们可都是亲生的兄妹,打断骨头连着筋。”

    江妈脸色这才缓和些,说道“松子还用得着她帮扶”

    江爸想起自己年轻时,又想到自己现在,叹口气说“人生的际遇,谁又能想的到呢”

    曾经跟自己一个班的四哥,现在都是镇长了,他却跑去工地上搬砖。

    想到工地,他不由想到去深市,家里的地没人种“今年爸不在家,也没人去侍弄田地,稻子也种不了了。”

    之前他们虽在外面打工,可也要等到将稻子育了种再出去的,等到了插秧的季节,回来插几天秧。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待着,跑出去打工了,很多田地就被人承包了出去,每年一亩地给个几百斤粮食。

    他们自己家不种地的,就去南边帮人家插秧割稻,一亩稻子给多少钱。

    “我等下去问问大哥愿不愿意种,大哥家愿意种的话给大哥家种,过年回来给些粮食就行了。”

    江妈闻言瞪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去说,别你到时候去了,白给人家种”

    这一点江爸和江松有同样的毛病,就是好面子,手又特别松,别人讲几句好话,恭维他几句,跟他说什么都答应,真要让江爸去说,说不定真的什么都不要就回来了。

    江妈就恨极了他这一点,不然开养鸡场那几年,再怎么鸡瘟,总有些余钱在手上,可是没有,天天有人到她家来吃吃喝喝,谁来他都招待,谁来借钱他都借。

    那时候江家日子过的红火,她刚嫁进来没两年,都还不熟悉,家里财政大权并没有掌控在她手里,还是后来鸡瘟养鸡场倒了,欠了许多钱了,家里钱才是她掌控的,不掌控不行啊,就江爸花钱那个花法,那些债务一辈子还不完了,她又扮黑脸,去那些欠了她钱的人家,一家一家的要账。

    当初那些借钱不还的人家的钱,全都被她要了回来。

    江爸大概也是觉得他在那些兄弟们面前丢了脸,好多年都在外面打工,也不与那些人来往了。

    江大伯和江妈的娘家大哥一样,也是一年到头都在乡里,不出去的,他们就在附近的乡里,给人家建建房,家里土地都是要种粮食的,听到弟弟说,要把田都给他种,江大伯心里舒坦些,说“你放心,田地我都我给你打理好,不会让你家地荒了的,年底每亩地给你三百斤粮食。”

    三百斤粮食已经很不少了,此时亩产千斤已经是很多了,只有杂交稻才有这样的亩产,本地粮种的亩产根本达不到亩产千斤的产量。

    现在日子过的好了,不愁饿肚子了,很多人嫌弃杂交稻的口感不如本地稻米的口感好吃,都是杂交稻和本地稻混着种,每年上交粮食的时候,交杂交稻,本地粮食都留着自家吃。

    江大伯说要给江爸每亩地三百斤稻子,说的便是杂交稻。

    对江爸来说,年底回来有粮食吃就行,也不在乎多少。

    江大伯娘也笑呵呵的走出来说“你要是放心我,家里钥匙就留下来,我给你把院子里那两份地,都种上蔬菜,你们年底回来,家里也有菜吃。”

    江妈和江奶奶处不好,但和脾气性格都十分敦厚温和的妯娌,关系却是很好的,闻言哪里有不同意的,连忙说“嫂子你随便种,平时我们不在家,你就自己种自己吃,年底回来有点香菜就行。”

    江家全家人都是香菜爱好者,把香菜当主菜吃。

    江大伯娘自然不会只给她种点香菜。

    江爸江妈走了后,江大伯还说江大伯娘“你啊,就是好心,自己家地都种不过来了,还给他们种菜,烦这神干啥年底回来要吃菜,给他们点菜不就行了”

    江大伯娘就笑着说“都在家门口,顺手的事情,种的菜吃不完,也可以送到小凤那里卖掉。”

    江姑姑日常卖些水果和年货,这些东西年底好卖,平时买的人却少,江大伯娘偶尔种的菜吃不完,就送到江姑姑那里,江姑姑帮着卖。

    江柏和童金刚在水埠镇上卖了两天,江柠进的冬装差不多卖光了,剩不了几件,才恋恋不舍的回了吴城,继续去上课,再过段时间,他们就要会考了。

    江爷爷也把店面开了,一中门口的街道上,又响起了那熟悉的王八蛋贺厂长,王八蛋贺厂长的声音。

    这个八卦,大概是全吴城的人都听说了,如今已经起不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了,人家要买的衣服,年前都买好了,年后最火爆的两天,也就是初二初三回娘家那两天,之后再怎么喊,衣服都卖不动了。

    偶尔零星的有客人上门的,都是一中、吴中回校上课的高三生,她们之前没钱买衣服,现在年后有了压岁钱,也有了新开学家里给的生活费,凑一凑,能够买一件新衣服。

    家里事情都处理完了,江爸也着手准备去深市了。

    一直这样打工也不是办法,现在债还完了,没有了债务的压力,江爸又想搞些什么。

    他想了半天,就和江妈商量,要不搞个小吃摊,卖些螺肉酱、酸菜鱼什么的,也比在工地上干苦力好得多,如果是摆小吃摊,还能骑着车到处走,也方便找江松。

    江妈对不需要太多本钱的事情,都没有太多意见,反正让她花钱就是不行。

    不过摆小吃摊还要买三轮车她说“我看工地上卖盒饭生意也不错,不行咱们就去卖盒饭,你每天在家做好,我去工地上卖”

    他们之前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就有人在他们工地上卖盒饭,那菜做的,还不如江爸做的好吃,就这,还卖一块钱一份。

    江爸点点头说“三轮车还是要买,我们总不能在一个地方不动,那还怎么找松子这些天我去河滩上多摸点螺蛳回来,我多做点螺肉酱带出去,到时候刚卖盒饭,估计人来的不多,我给工地上的人送些螺肉酱,生意应该会好些。”

    原本不想花钱的江妈,一听江爸说要找江松,也松口同意买三轮车了。

    而此时,在工地上卧底了好些天的吴公安他们,也终于找到机会,把深埋在花坛树下一年多的尸体,都给挖了出来。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