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 114. 第 114 章 老青蛙找蝌蚪

114. 第 114 章 老青蛙找蝌蚪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场市赛下来, 江柠有些疲惫。

    她知道张主任是在这个暑假退下来的,虽不知道这次情况怎么样,但他后来还时常返校, 去学校里看望学生,偶尔也在教务处办公室外遇到来学校看看的他,知道他没生命危险, 江柠也就没太担心。

    经历的事情越多,看过的世界越多,如今的她越不喜欢用别人的事情来内耗自己, 世间所有的事,于她不过尽力二字, 若尽力了还不成功, 那就也这样了。

    或许会有遗憾, 但她并不会过于内耗自己, 就好比知道了张主任生病这事。

    一中和吴中因为学校就在一块,两个学校承包的是同一辆大巴车, 学生老师加起来一共四十个人,这个大巴车是四十五坐的,有些晕车的同学都尽量往前面坐, 后面的一排位置就空了出来。

    江柠就坐在最后一排。

    她头靠在大巴车的椅背上, 眼睛空茫地看着窗外,不知不觉就闭上了眼睛。

    “江柠, 江柠,到了。”

    宋培风下车的时候, 见和他并排坐在左边最后一排的江柠还在睡,过去推了推她。

    江柠睡得迷迷糊糊的,突然被叫醒, 她睁开眼,看到宋培风,还有些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晃神,她眨了几下眼睛,才渐渐缓过神来,说“好的,谢谢。”

    她怔愣地坐在那里看着他,头上依然顶着冲天揪,头发有些凌乱,带着些仿佛隔然于世的陌生和茫然。

    他下车,见她还在那里发呆,又回头叫了下她“江柠,到了,下车了。”

    江柠这才拎着自己的包,走下车。

    出发时还是下午阳光正烈,到了吴城已是黄昏,阳光已经不那么炽烈,而是暖色调的金黄。

    她茫然的两边张望了一下,才发现是在吴中的大门口,对门就是一中,立刻背着书包,往自己店里跑去,像一只迷路了急于回家的小狗。

    直到看到爷爷的那一刻,她才猛然安下心来。

    “爷爷”她声音清脆。

    江爷爷躺在躺椅上,慢悠悠地摇着,身边的凳子上,依然放着他心爱的收音机。

    哪怕如今店里有电视机了,可他的心头爱依然是收音机,老头子心里很清楚,电视机是童金刚家的,收音机才是他自己的。

    他在听收音机里的天气预报,判断今年还会不会有水灾,听到孙女的喊声,也笑着朝她看了来,微微直起身子“回来啦”

    “嗯”她将书包放下,打开电脑“二哥呢”

    “他和金刚打球去了。”

    江柠是下午三点半考完的,他们的大巴车四点钟出发,一个半小时回到吴城。

    因为江柠说每天五点准时关门,江柏每天傍晚不那么热时,都去一中的操场上打会儿球,门卫认识他们两个,知道他们是一中的毕业生,进去是为了打球的,傍晚也不会影响还在学校补课的新高三学生们上课,也会放行让他们进去。

    如今江柏还在一中的食堂吃饭、打水。

    知道江柏在一中打球,江柠就知道,晚饭不用她去打了,就专心在电脑前码字。

    昨天去市里考试,昨天和今天的稿子都还没写,暑假因为集训队的课程安排紧密,目前武侠杂志社那边也没有什么存稿,江柠每天都要现写现发。

    写了不到一个小时,江柏和童金刚就拎着饭菜和两瓶热水壶回来。

    江柏脸上还残留着打完球后的兴奋,脸上被夏日的夕阳晒的略有些红,见到江柠,脸上就露出笑容“柠柠回来啦”

    童金刚放下手中的热水壶,也拉了个小板凳过来,围着桌子坐下,和江柏他们一起吃。

    童金刚是家中独子,无兄弟姐妹,玩的最投缘的便是江柏了,把江柏当亲兄弟一样,每天起床吃过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往江柏这里跑。

    因为江柏的店里有电脑

    饶是他爸妈双职工,妈妈在医院工作,爸爸在水电局上班,工资福利都不低,最多也就是在吃食上丰富一些,还没有到买电脑的程度,可咱妹子居然买了台电脑

    平时江柠在集训队上课,不在店里的时候,童金刚就来江柠店里来蹭电脑。

    刚开始两人都不会打字,用二指禅,江柠便写了五笔字根口诀,贴在了墙上,让两人先背字根口诀,再练习打字。

    童金刚有网瘾,上了网就下不来,江柏可没有,暑期炎热,每天正当热的时候,出来逛街的人并不多,来买衣服的人也少,江柏便听江柠的话,认认真真的照着字根口诀来练习打字,从刚开始僵硬的二指禅,现在也能慢慢打出一些字了,只是还无法做到像江柠那样,完全不用看键盘的盲打。

    店里有客人的时候,就是童金刚霸占电脑的时候。

    他沉迷于扫雷空当接龙蜘蛛纸牌等游戏不可自拔,一个空当接龙,他能玩一个下午。

    吃完晚饭,这个时候江柠一般还在吴中集训队上课,晚上的电脑就是童金刚的,可惜今天江柠要留在店里码字,童金刚一直磨蹭到八点多,都没摸着电脑,之后恋恋不舍的走了。

    他爸妈已经回来,问他录取通知书到了没。

    他将臭鞋子放到鞋架上“没呢,还在等,应该就是这两天了。”

    他妈有时候需要值夜班,非常忙,童金刚从小就很独立,自己的事情自己打理,她也没什么好不放心的,尤其在知道他那好兄弟考了和他一样的沪市大学,到时候两个人相互有个照应,她就更放心了,说“没事叫小江来家里吃饭。”

    她随手抽了二十块钱给童金刚,她自己是没空他们做饭的,家里童爸做饭更多。

    童金刚接过钱喜滋滋地道“行了妈,我知道,您呐,就甭操、我的心了”

    深市,江爸一日一日,没有江柏的消息,这时候他才觉得,平日里对江柏关心太少了,连他班主任电话号码都不知道一个,这时候想联系都联系不上,本来想通过小女儿联系吧结果小女儿班主任的电话也没有。

    而且马上高二就要分文理科了,江柠的班主任说不定还得换,他到现在连江柠在哪个班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如何找起了,想到大队书记的女儿好像在吴中读书,又打电话到大队部,问大队书记,他女儿江荷花有没有江柠学校的电话,如果没有的话,吴中的联系电话也行。

    大队书记回家问了江荷花,江荷花一听是江爸问的江柠的电话,想也不想的就回道“没有。”

    大队书记以为女儿说的没有,是没有一中的电话,也没在意,跟荷花妈妈吐槽说“你说说这大个子,三个儿女在一中读书,他都不知道一中老师的号码,还打电话来问我”

    荷花妈妈轻笑了下说“国平他媳妇你又不是不知道也不晓得有疼她大儿子,去年她大儿子高考,她过去陪读了大半年,都没有一中的电话号码”她吃着菜,摇头“我不信。”

    想到年轻时候的江妈,和现如今被生活磋磨的老了许多的江妈,大队书记也摇摇头。

    他年轻时去江妈家提亲,实际上是媒人介绍的。

    江妈年轻时候不像现在这么瘦,她年轻时候是微胖型,微胖型可比瘦的干巴巴的姑娘受欢迎多了,她爸是炭山队长,自己又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能干人,那时候谁不想娶江妈啊

    只是人生的际遇谁都想不到,谁会相当当年十里八乡那么多人想娶的能干人,如今三天两头听到她在家里咆哮吵架,谁又能想到当初在村里意气风发头一人的江国平,有一天会背上巨额债务,一还就是这么多年呢

    在下一次江爸打电话来的时候,大队书记跟江爸说了没有一中电话的事“不过我这里有吴中老师的电话,你打吴中电话看看。”他提醒江爸“不一定有用。”

    现在暑假,高一高三的老师放假呢,只有高二升高三的学生在学校里补课,而且一中吴中对立那么多年,吴中老师不一定帮他去找一中的老师。

    江爸谢过了大队书记后,又将电话打到吴中,问吴中老师有没有一中的老师电话,说了自己有孩子参加高考,但因为自己在外面打工,电话不方便,想问下吴中的老师有没有一中老师办公室的电话,如果没有的话,能不能帮他问问,他明天这时候再打电话回来。

    现在出去打工的人太多了,电话尚未普及,很多都是一个村才只有一个电话,老师们听江爸说完,也能理解,说“我这就有一中的号码,你记一下。”报完了号码又说“号码是给你了,现在暑假,他们办公室有没有人我就不知道了啊”

    如此这般,江爸终于把一中的电话打通了,问江柏,一中的老师一听“毕业班的啊他们高三毕业,老师们都放假了,没有一个在学校的。”高三老师们忙了三年,尤其是高二高三这两年,寒暑假都在上课,压力非常大,如今好不容易把一届学生带毕业了,这个暑假可不得好好休息一番嘛

    不说去哪里旅游吧,至少乡下的老房子钓钓鱼,下下棋,还是可以的,所以想找到这些毕业班老师,还真不容易。

    “你儿子是哪个班的啊”

    结果,江爸不知道。

    接电话的老师无语道“就算你们工作忙,也未免也太不关心孩子了吧高中三年,这都毕业了,连自己孩子几班的都不知道”

    江爸江妈还真不知道。

    江松上高中时,江爸江妈一家人挑着担子,左一大包又一大包的,生怕儿子在学校饿了冻了,一个忙着给儿子报名,跟老师们拉关系套近乎,说自己也是老一中人;一个忙着给儿子拿新被子新水壶,给儿子铺床挂蚊帐,夫妻俩又拜托宿舍的其他人,平时多照顾着点江松。

    等到江柏上高中时,因为一中已经有江松在了,根本不需要他们再过去,有江松领着江柏报名搞这一切就够了,江柠读高中时一样,今生还有江柏领着,前世江柠是九六届入学,她进高中时,江柏已经毕业了,江爷爷要守山,根本无法带她去报名,只有她一个人,来到陌生地方,进入陌生的学校,面对陌生的同学老师,自己一个人背着米和被子、包裹等各种东西。

    为什么家里有米,她也吃不饱因为没人给她送米送粮,而那时候的她一次负重,也背不动那么多的米粮,更没有钱,承担一次来回至少五块钱起步的路费。

    坐车到水埠镇是五块钱,可从水埠镇还得坐船回家呢,即使她靠两条腿走路,跑到水埠镇,还有渡口交摆渡费呢。

    早期摆渡费一趟一毛,后来涨到两毛,等她上了大学,已经涨到五毛了。

    她连回家都回不起。

    反正这两个孩子从小就安份、本份、老老实实,从不让他们担心、操心,他们自然而然也就不操心了,以为他们都能弄好。

    所以江爸江妈既不知道江柏的班级,也不知道江柠的班级。

    江爸支支吾吾地说“他叫江柏,他有个哥哥是上一届的,叫江松。”

    说到江松,这个老师还真知道,因为江松好交友,他这个交友不是只针对同学或者同龄人,他是上至八十岁老头儿老太太,下至两三岁幼儿,学校里不光身边的同学和他称兄道弟,连和老师们关系都处的好。

    这个老师虽然和江松不熟,但也因为江松这种自来熟的交友能力,和过于活跃的性格,他还是知道上一届毕业的江松的。

    他无奈地说“你跟我说江松没用啊江松都毕业一年多了,我也没处找他去帮你问你小儿子在哪个班啊”接电话的老师吐槽道“好家伙,你这个家长当的,两个儿子都在一中读书,几年下来,都还能不知道自己孩子是哪个班的。”

    他以为江爸是连江松的班级也不知道呢。

    江爸想到女儿江柠也在一中读书。

    但江柏在一中待了三年,这个老师他都不知道他是哪个班的,才来了一年的江柠他能知道

    可他还是不报希望地说了“对了,他还有个妹妹,在高一,叫江柠。”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