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九千岁[重生] > 第101章 第 101 章

第101章 第 101 章

推荐阅读:风起龙城心底的爱那么长陌然一顾心已醉养尸为夫爱在长夜无尽时快穿系统:男神,你过来无限之从写轮眼到轮回眼吴限宇宙末世神笔美漫之哥谭黑暗教父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文大东家所经营的主要产业, 正是米粮铺子。

    湖广地界的米粮铺子,若说周家占了五成,那文家就占了有四成。余下的一成方才是零散的小商户, 需要仰仗周、文两家的鼻息生存。

    而且文家生意并不止步于湖广地界,文家靠着与漕运丁家的姻亲关系,米粮生意已经扩张至北方, 北直隶甚至望京城中都有不少文家产业。

    三江商会其余几位大东家与文大东家的情形差不多,除了湖广地界的生意之外, 在别处都各有依仗。

    这也是一旦利益起了冲突之后,这些大东家并不太忌惮周家、敢自行行事的缘由。

    今日前往府衙赴约, 这些大东家们便已经做好了割肉的准备, 十分有觉悟。

    “草民回去之后, 已命底下人将湖广各地的存粮重新核算计数,清点出白米五千石。”文大东家是个相当识时务的人, 意识到这大太监不好惹之后,身段也就低了下来,好声好气道“这些米粮都作赈灾之用, 草民也不敢漫天要价。如今市面上的白米一石需二两银, 文家米铺只要一两五钱便可。”

    说完, 他小心翼翼去觑薛恕的表情。

    只是薛恕面上分毫未动, 看不出端倪来, 他只好忐忑地退了回去。

    其余人见他说完, 便也各自上前报出了可以拿出来的存货数目以及价钱。或是火炭, 或是布匹, 或是棉花之物,不一而足,但都是如今正紧缺的物资。

    待所有人都依次说完了, 薛恕仍然不开口,几人便有些忐忑地交换了眼神,但最终谁也没敢再开口。

    在长久的静默里,薛恕轻呵了一声,野兽一般的目光依次扫过每个人,最后定在文大东家身上“据咱家所知,文家在通城县、汉川县、华容县等十余个州县都有仓库,其中只白米存数就有五万石之数。至于这粮价”他面上讥讽之色愈发浓重“往年里,白米一石不过八钱到一两银。后头各地遭了灾田地减产,也不过涨到了一两二钱左右。最贵的新米也就一两五钱罢了。直到此次湖广雪灾,粮商囤积居奇哄抬价钱,粮价才飞涨到二两甚至三两银。”

    “其余火炭等物,亦是如此。咱家不点破,你们便真当咱家是傻子不成”他面上不见怒意,语气却极重。周身散发出难以言喻的威势来。

    “这便是诸位要给咱家看的诚意么”

    他轻而易举就道破了文家粮仓的存粮,其余人尚且不知真假,可文大东家的脸色当时就变了。

    这存米数量,正是他叫底下人连夜统计出来的

    文大东家心中惊涛骇浪,越发恐惧,却也不敢就此承认自己谎报数目,只搜肠刮肚地寻摸理由周全方才的话“这、这并不是草民有意少报数目,只是文家各地的米铺数量众多,尚需存粮的周转,核算之后,能抽调出来的就、就只有五千”

    他的声音在薛恕的凝视下越来越微弱。

    薛恕嗤了声,并不听他解释也懒得与他掰扯,收回目光望着其余人道“咱家体谅商铺需要存货周旋,因此只要你们存货七成,至于价钱么,便按方才所报价钱折七成算。”

    价折七成

    那他们岂不是只能拿到原先三成的价钱

    几个大东家一时骇然,更兼有怒火。

    朱大东家试图争取道“薛公公,折七成实在太多了,咱们生意瞧着做得大,但手底下还有那么多的伙计要养活”

    “是啊,朝廷要赈灾,我等也愿意出力,只是这去七成实在是还请薛公公体恤”

    事关切身利益,几位大东家都顾不上畏惧了,纷纷开口争取。

    文大东家见薛恕不语,以为是众人的反抗起了作用,也跟着道“太子殿下爱民如子,灾民是子,我等商贾便不是子了么还请薛公公给大家留一条活路”

    他们七嘴八舌群情激愤。

    薛恕却是突兀笑了声,缓缓站起身来。

    他手微抬,便有随侍的番役立即将几人按住,一脚踹在膝弯,强制跪在了地上。

    没想到他会忽然发难,这些养尊处优许久的商人们都有些慌了神,文大东家强作镇定道“薛公公这是何意我等不过是对价钱有异议,并未做什么作奸犯科之事吧”

    薛恕踱步行至他面前,居高临下俯视他,饶有兴致道“咱家这还是头一次碰到要和厂卫讲道理的。”

    他虽然笑着,但眼底并不见笑意,反而冷沉沉骇人得很。

    “不过文大东家既然问了,便叫你当个明白鬼好了。”他抬了手,立即便有番役恭敬将纸张放在了他手中。

    薛恕将之扔到文大东家面前“这是新查出来的,文大东家可仔细看看。”

    几人听到他说“厂卫”时,身体就颤了颤。他们只知这大太监是太子身边的人,却不知他竟是东厂的人。

    即便远在湖广,东厂那些骇人听闻的行事他们亦听说过不少。

    文大东家原本挺直的腰杆不自觉地弯了些,抖着手去捡地上的纸。待一目十行地看完,已是抖如糠筛,却还是死鸭子嘴硬道“没有证据,这都是污蔑之词”

    先前番役去查这些人,因为时间仓促,来不及深挖,只查到些表面的东西,大多是些小打小闹或者见不得光的阴私,若是说作奸犯科,却还不至于,顶多起个震慑威吓的作用。

    但薛恕并未就此收手,他叫侦缉的番役继续顺藤摸瓜往下查,这不就查出了人命官司来么

    这文大东家与其寡嫂通奸,不慎被伺候的丫鬟发现。文大东家为了遮掩罪行,将那丫鬟勒死了。等人死之后,他方才发现,这丫鬟乃是良籍。

    按照大燕律法若奴婢有罪,其家长及家长之期亲若外祖父母不告官司而殴杀者,杖一百;无罪而杀者,杖六十徒一年,当房人口悉放从良。1

    这刑罚并不算重,可若是死者是良籍,情形却又不同了。杀人者当以命偿命,处斩刑。

    “污蔑”薛恕在他面前蹲下身来,不疾不徐道“从前每个被咱家拿下的罪犯,都口口声声喊着诬蔑冤枉,文大东家猜猜这些人后来如何了”

    文大东家恐惧地看着他,咬着牙根才没有抖得那么厉害。

    薛恕嗤了声,骤然失了耐心,站起身抽出番役腰间的佩刀,便斩在了文大当家撑在地面的手上。

    三根手指齐断,鲜血喷溅,文大东家顿时发出杀猪一般的哭嚎声,被两个番役按着,才没有满地打滚。

    其余人瞧见这一幕,更是肝胆俱颤。

    薛恕反手将刀入鞘,再随意不过地吩咐道“去,将断指送到文家,让文家再派个能当家做主的人过来对接。”

    处置完文大东家,他的目光平静扫过吓得鹌鹑一般的其余几人身上,缓声道“太子殿下仁慈,行事多有宽宥。但咱家脾气急,却没那闲工夫周旋。限你们两日将数目清点出来,届时自有人与你们交接。”

    说完便让人将疼得昏死过去的文大东家拖起来,往厅外去“文大当家得随咱家走一趟,诸位自便。”

    他一走,那些凶神恶煞的番役也跟着呼啦啦离开,若不是偏厅地面上那一滩暗红的血迹,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

    几个大东家再不敢有任何侥幸心理,各自匆匆回了家中。

    番役将文大东家暂时押到了府衙大牢,他的罪行自有官府去审,还用不上东厂。薛恕则亲自去寻了姜政与应红雪。

    今日这一出后,那几个大东家估计便老实了,只需寻两个可靠的人去对接并安置赈灾物资便可。

    应红雪是自己人,姜政代表湖广官府,互相配合倒是正好。

    先后同两人交代妥当之后,薛恕便准备回去。

    应红雪看着他的背影,犹豫了一下,出声叫住了他。

    薛恕回头瞧她“姐姐还有事”

    应红雪有心想问问他与太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两人之间的不对劲她从冬狩时就有所察觉。

    她曾听人说过前朝有些皇室子弟就喜欢玩弄漂亮的小太监,虽然太子瞧着不是那样的人,薛恕也并不是那任由欺凌的漂亮小太监。但这两人之间一定有些问题。

    只是眼下想问,却又不知从何问起。

    她叹了一口气,斟酌着道“以色侍人终不长久,你还得多为殿下办些实事,也为自己留条后路。”

    薛恕听出她的言外之意,挑了挑眉,神色柔软了一些,道“姐姐的话,我记下了。”

    与应红雪分别后,薛恕便回了府衙东院。

    他大步行至院门口,待要进去时又顿住了脚步,有些踟蹰起来。但这踟蹰也没有多久,他很快便平静下来。

    左右殿下已经知道他是个什么人了。

    他压下了心底的忐忑,大步走向主屋。

    殷承玉还需静养,也见不得冷风,午饭都是下人送到屋子里用的。薛恕回来时,下人刚将热腾腾的饭菜摆开。

    薛恕将人打发出去,见殷承玉欲要披衣下榻,连忙将人按住“臣伺候殿下用膳。”

    “孤是染了风寒,又不是手断了。”

    “臣伺候殿下。”

    殷承玉与他对视,窥见他眼底的执拗,又懒洋洋地靠了回去“罢了,给孤盛碗粥。”

    因还在病中,厨房准备的饭食也以清淡为主。薛恕用小碗盛了鸡丝粥,又夹了些菜,坐在榻边喂他吃。

    殷承玉也不扭捏,要吃什么便叫薛恕给他夹。

    他吃东西极为优雅,颇为赏心悦目。薛恕伺候他用了一碗鸡丝粥,两碟小菜。见他摇头了,才放下碗,拿了帕子替他擦嘴。

    殷承玉仰着脸任由他服侍,又问“你便没有什么想同孤说的”

    薛恕避开他的目光,淡声道“往事不可追,臣只想珍惜当下。”

    “你在怕什么”殷承玉自是看出他的逃避,他抬手捏着他的下巴将他的脸转回来,目光直视着他,又重复了一遍“你在怕什么”

    薛恕抿唇不语。

    像个锯了嘴的葫芦。

    殷承玉冷嗤了一声,原是有些不悦,只是想起他不经意流露的痛苦时,到底还是心软占了上风。

    “孤活了二十八年,一心扑在江山社稷上,从未有过私心。”他大力钳着薛恕的下巴,倾身过去,与他靠得极近,语调缓慢而郑重“不杀你,是孤唯一有过的私心。”

    权倾朝野的九千岁,是最大的变数。

    杀了他,可保朝堂安稳,江山稳固。

    可至死,他也没能狠下心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