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神级鉴宝大亨 > 第四百一十五章 黄釉团龙纹花觚

第四百一十五章 黄釉团龙纹花觚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弃宇宙渡劫之王天王殿夏天重生霸婿霍不凡叶尘池瑶小说那年那蝉那把剑网游之召唤大骑士终极全才梦醒繁华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四百一十五章 黄釉团龙纹花觚</p>

    当武内崇安将东西拿出后,瞬间惊起满场哗然。</p>

    那银白色的保险箱里,赫然放着一只器型优美的瓷瓶,器型敦厚古朴,颈部较长,是市面上不太常见的花觚器型。</p>

    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朝嘉靖、万历至清乾隆时期,按照明清时期瓷器的色彩类别来判断,武内崇安拿出的这只花觚俨然属于清朝年间的瓷器。</p>

    众所周知,瓷器的发展在清朝年间达到巅峰期,花觚自元代出现后,一直为人所喜爱,不管民间还是庙堂,皆以摆放花觚为装饰品。</p>

    而且花觚这种瓷器,时代特征十分明显。</p>

    明朝花觚多是三段式,上面喇叭口,中间鼓腹,下部凤尾,且以五色最为贵重,一般都以纹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等特点著称。</p>

    而发展到清朝年间,其造型,胎釉,纹饰都发生了极为巨大的改变,经历了顺治、康熙两个时期后,清朝花觚已经别具风格,自成体系。</p>

    例如顺治年间的花觚,由于正处于明末清初的过渡期,所以其造型纹饰都有很明显的过独特性,造型亦如明朝年间的古朴风格,釉层在五彩料的前提下,又开发了青花料。</p>

    发展至康熙年间,花觚上的青花料已经运用的十分熟练,官窑也开始大批量烧制青花花觚,而在瓷土上,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善。</p>

    比起明朝花觚,清康熙年间的花觚瓷土更显精细,瓷质坚密,胎体则为清朝各朝代比重最大的,只是在康熙年间,五彩再度兴盛,这一点在诸多清朝瓷器中都得到了体现。</p>

    反观雍正年间,这个时期是清朝的盛世,各方面的生产水准都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器型一改最开始的古朴厚重,开始朝着轻巧隽秀发展,遍观雍正年间瓷器,大多以玲珑妩媚的小件为主,反观尊瓮觚之类的器具反而极少。</p>

    所谓古董,便讲究一个物以稀为贵。</p>

    眼前这尊花觚,整体透着雍正年间的器型风格,瓷器造型规范,胎釉精细,绘画秀丽,质量更是上上水准。</p>

    和乾隆年间讲究的雕镂工艺和堆砌装饰不同,雍正年间所制的瓷器装饰丝毫不显繁杂,纹饰又在康熙年间的瓷器上更进一步,胎体釉质又继承了康熙年间瓷器的特点。</p>

    在座的这些人没一个是普通角色,再加上场上不少人,手上都有专门的观察工具,所以当武内崇安将这尊花觚拿出来的时候,不少人都在第一时间认出了这东西的来历。</p>

    雍正大器极少,这是公认的事实,可武内崇安却能拿出这么一件大型花觚,如何不让人震惊?</p>

    瓷器最讲究纹饰,这也是诸多鉴定师们给瓷器古董定价的首要参考条件。</p>

    而眼前这尊雍正年间花觚瓷器,胎体呈现出五彩中最为明亮的黄色釉,而且还是发明于清朝康熙年间的蛋黄釉。</p>

    这种釉色以色如鸡蛋黄而出名,和蜜蜡色、浇黄的釉色相比,色泽较淡而薄,温润无纹片,釉层透明,格外晶莹。</p>

    最关键的是,明黄色放在古代那是妥妥的皇室专用,民间百姓别说用,胆敢私藏,那就是砍头抄家的死罪,其上绘黄的纹路更是表明了这尊花觚的身份。</p>

    在黄色的基础上,施以白釉绘龙,五爪团龙纹,非当今天子不可用。</p>

    明黄色加团龙纹,这尊花觚的身份已经呼之欲出。</p>

    目光扫过鸦雀无声的会场,武内崇安得意的笑了笑,脸上满都是自豪骄傲。</p>

    “如何?”</p>

    扫视全场后,武内崇安看向周诚,语气里带着些许挑衅意味:“周桑,这件清雍正年间黄釉团龙纹花觚如何?”</p>

    细细打量了两眼,周诚脸色略显古怪的点了点头:“还算说得过去。”</p>

    周诚这样的回答落在武内崇安的耳朵里,简直和主动点头认输没什么两样。</p>

    轻轻哼笑了一声,武内崇安招手看来拍卖行的保安:“来,把这件东西送到周桑和王桑面前,让他们好好把玩,过了今天再想要看到这件东西,怕是就要去我们国家博物馆了!”</p>

    听武内崇安的意思,这东西,似乎是想要带回国的。</p>

    换言之,这东西,并不是武内崇安从樱花国带出来的。</p>

    意识到这个问题,王金跃下意识看向周诚:‘周先生,这件花觚......’</p>

    “嗯,应该是在鄯西这边捡漏得来的,再不然就是从谁的手里买回来的,还没带回去研究,被逼的不得不拿出来,或许打着让我们替他鉴定的心思。”</p>

    盯着那尊团龙纹花觚看了几眼,周诚身子往后靠,懒洋洋的翘起了二郎腿。</p>

    “想看就过去看看吧,就像他说的那样,今天不看,下一次再看,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p>

    听到周诚这话,王金跃还当这东西是真的,脸色接连变了几变。</p>

    这可是黄釉团龙纹花觚,雍正年间难得的精品,如果就这样被樱花国这些人带走,而且还是当着他们这些人的面。</p>

    事情传出去,他王金跃和国家古董鉴定所的这些同僚们的面子上,怎么可能挂得住,以后遇到其他通话囊,又怎么跟那些人打招呼?</p>

    逢人见面一聊天,对方一句“听说就是在你们眼前,被外国人带走了一件珍品花觚”,这天还聊得下去?</p>

    不顾其他同僚已经凑到那件团龙纹花觚跟前,王金跃皱着眉头来到凑到周诚身边。</p>

    “周先生,这件花觚......”</p>

    “先看,不必说。”</p>

    嘴上说着这些话,周诚却在考虑另外一件事。</p>

    见周诚无意闲聊,王金跃愣了一下后,略微无奈的叹了口气,然后也跟着挤到花觚跟前细细打量。</p>

    所谓珍品,便是确定是真品的同时,放在外面又是几位罕见的古董珍宝。</p>

    而眼前这只黄釉团龙纹花觚显然便是珍品。</p>

    小心翼翼将花觚从保险箱中拿出来,王金跃越看越喜欢,他大半辈子都在研究古董,这些年见识过的好东西着实不算少,可像眼前这尊花觚,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p>

    毕竟雍正年间的大件本来就少得可怜,当年的雍正帝,钟情于小件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什么杯盏小盘比比皆是,可樽瓮觚之类的东西却是求之不得,欲而不见。</p>

    如今乍一碰到这么个东西,王金跃的心情,已经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了。</p>

    细细摩挲着团龙纹花觚的瓶口,感觉着古人传承的智慧,王金跃差点忘了现在是个什么情况。</p>

    若不是对面的武内崇安提醒,王金跃都忘了现在还正在比试。</p>

    “王桑,十分钟可是很快的,希望你们能尽快给出答案。”</p>

    说这话的时候,武内崇安双手环胸,脸上带着淡淡的讥讽笑意。</p>

    这东西的真假就连身边这四位宗师级鉴定师都说不准,更何况那几个本事平平的神州人?</p>

    得到提醒,王金跃身子一颤,注意力急忙集中在花觚上。</p>

    按照鉴定瓷器的流程,王金跃几人分别从胎体,胎釉,底足,器型四方面分别开始观察,最后几人的意见汇总后,只总结出一个结论。</p>

    这尊清雍正黄釉团龙纹花觚,是正儿八经的真品,而是是真品中的珍品。</p>

    单独评级,甚至能达到稀世珍宝。</p>

    这样的东西,真假还需要判定吗?</p>

    就在王金跃打算把自己的答案告知武内崇安时,眼神下意识落在坐在一旁喝茶的周诚。</p>

    “周先生,这件东西,你怎么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