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361章 宋应星(二)

第361章 宋应星(二)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听说卫生状况合格,老板高兴,男子嗫嚅道,“这位先生说俺脾胃有点不好,也许是俺的问题,俺这就去医馆看看。”

    男子说完走了,老板留卫生司吏员吃饭,二人谢绝,离开了。

    老板这时候过来歉意招呼苏杭和语芙,二人点了一份三杯子鸡、冬笋干烧肉、金钱吊葫芦和樟树包面,又要了半斤酒,然后等着上菜。

    顾客陆续走了,老板来到那中年人面前,道,“真是多谢宋先生了,这顿饭额请。”

    宋先生摆手道,“都是老乡不用客气,举手之劳,况且也没帮到什么,”然后他问道,“这吏员处事公道而负责,但不用给好处吗?”

    老板笑道,“这就是在辽东做生意最让人舒心的地方,官府每年收一次税,之后便从来不会扰你,没有恶吏税官,也没有青皮混混来骚扰,你要给那些吏员好处,他们也绝不敢收的,你要强给,他恐怕会告你行贿。”

    宋先生听了有趣,自从旅顺上岸,他来辽东将近十天,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刚才的两个吏员,说话和气做事公平负责,和奉新老家的衙役比起来,真是天上地下啊。

    老板去忙了,苏杭见这人并非郎中,医术可不赖,感到有趣,菜还没上来,回身对宋先生道,“老先生也是江西人?到辽东有何贵干?”

    宋先生道,“是啊,南昌府人,不是都传辽东世外桃源嘛,所以来开开眼界。”

    苏杭笑道,“看了感觉如何?”

    “官府清廉,百姓仁厚,委实称得上人间桃源了。”宋先生道。

    姓宋,南方人,会不会这么巧?苏杭突然想起一个人,问道,“老先生怎么称呼?”

    “老朽宋应星。”

    宋应星,明朝著名科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天工开物》的作者,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的“狄德罗”,被贝原笃信称为“中国的阿格里科拉”,达尔文曾把《天工开物》中的有关论述作为他论证物种变异、进化的重要例证。

    因为宋应星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的重要研究和贡献,后世研究学者说,如果不是明末巨大的社会变迁和动荡,宋应星该是中国的达芬奇、牛顿一样的人物,《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只是可惜宋应星的研究,因为社会大环境,完全没有转变为生产力,即使停留在纸面上,也因为满清的缘故,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此时的辽东,未来的中国,最需要的就是宋应星一样的科学家,苏杭知道《天工开物》,也知道宋应星,但却不知道他是哪里人,该去哪里找,他曾经想过在报纸上公开发布寻人启事,可是朝廷看的比较紧,那样势必会让厂卫知道,从而阻拦。

    没想到今日居然在金州遇到,苏杭强忍着惊喜,问道,“宋先生是看了我们的报纸来的吧,但在旅顺、金州和盖州都有迎接的人啊。”

    《锐勇军月报》上登了招聘启事,不仅留下了辽阳民事学院的联系地址,还在旅顺、金州湾和盖州三地,都设有接应引导的人,从去年开始,已经有几十名擅长术数和发明的人来到辽东,均被送到辽阳的民事学院,搞起了科研。

    宋应星听了,惊讶道,“阁下何人?”

    苏杭走过去,坐在他对面,道,“在下苏杭。”

    “镇远侯?”宋应星惊讶道。

    苏杭点点头,这时候菜来了,苏杭示意放到这桌,又让语芙过来坐,介绍道,“这位是《锐勇军月报》的总编赵语芙女士,这位是宋应星先生。”

    苏杭想说这是继徐光启之后、明末最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但说的太多,别人总要追根问底,干脆不说。

    “宋先生幸会。”语芙道。

    宋应星也道幸会,然后看着苏杭问道,“侯爷怎知鄙人是为招聘之事而来?”

    苏杭遮掩道,“先生不是郎中,却熟知医术,想来是极为聪明之人,所以我猜想先生是奔着招聘来的,宋先生,您来辽东就来对了。”

    苏杭的语气和眼神都表示此时他非常惊喜,宋应星有些惊讶不解,但刚刚相识,也不方便追问,再说,在这样一个小饭馆遇到镇远侯苏杭,这本身就够让人震惊的了。

    宋应星,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人,自幼聪明强记,六岁时就能作诗,有过目不忘之才,很得老师及长辈喜爱。

    他在程颐-程灏、周敦颐、朱熹及张载这宋代四大家中,独推张载的关学,从中接受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对天文学、声学、农学及工艺制造之学有很大兴趣,熟读过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书。此外,还喜欢音乐、作诗。他常与同窗好友赴本县风景名胜处郊游,相互催诗,相互激励,纵谈天下事。

    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兄宋应升赴省城南昌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

    但之后,一直到崇祯初年,宋应星在科举上均告失败,从此绝科举之念,回乡服待老母。按照本来的人生路,他应该会担任县学教谕、司理,但《锐勇军月报》的出现,让宋应星的人生之路发生了偏移。

    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同时思想上的超前意识,使他对封建主义持批判态度。

    既然对官府和朝廷持批判态度,看到《锐勇军月报》上的词章字句,他当即便大为振奋,起知己之感,只恨自己知道的晚了,今年年初,他才看到去年的报纸,于是安顿好家里,便起身来了辽东。

    经过天津时,他又看到今年的报纸,锐勇军军政府承诺,对于浸淫发明、术数等机巧之人,会资助科学研究、资助出版书籍,为发明研究无限制投入等等,他当然更加兴奋。

    但从旅顺上岸,也见到了迎接的人,他却没有去接洽,而是自己向金州漫游,想好好看看传说中的辽东,是不是那么神奇,就这样在这个小饭馆,与苏杭不期而遇。

    【作者题外话】:感谢春来江水绿如蓝,昨天的李定国刘文秀,本来想着龙套出场,也没有仔细核对,不够严谨了。皇帝的菜改成十几个了,即使俭朴,皇帝应该也不会像我们老百姓一样,每顿只有几个菜吧,另,皇帝吃饭奏乐好像是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