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文学网 > 大明手术刀 > 第215章 大典

第215章 大典

作者:青云在眼前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沧元图牧龙师至尊风流

一秒记住【长风文学网 www.cfwx.inf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崇祯听了,拍手高兴道,“死的好!死的好!想来是因为爱卿将他赶的如丧家之犬,心情愤懑,所以病死了,哈哈哈,”但皇帝转而问道,“老奴病死,想来东虏内部会有争权夺利之举,不正是攻击的好时机吗?”

    “陛下,草原千里之遥,情况不明,况且,我军骑兵也不是东虏的对手,此时攻击东虏必然失败。”

    苏杭刚说完,袁崇焕道,“锐勇军对东虏连战连捷,也会怕鞑子吗?”他脑恨苏杭直接反驳他,让他在皇帝面前出丑,而且,不告诉他努尔哈赤病死的消息,语气有些讥讽。

    但苏杭不看他,依然对皇帝道,“一直以来,我军都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如果用骑兵去攻击东虏,恰是以己之短去攻敌之长。”

    崇祯微微点点头,一会儿,他问道,“那么苏爱卿有歼灭东虏的计划吗?”

    苏杭道,“锐勇军经过讨论,觉得有两个办法可行,一是发展骑兵,二是从辽东向草原修建军堡,然后部队依托军堡和鞑子作战。军堡修出去五百里,那五百里便是大明的疆土,修出去千里,千里便是大明的疆土,如此蚕食久久为功,休说东虏,北虏也必败。”

    此时的大明,东北击败了东虏,西南奢安之乱已经平息,东南荷兰海盗被击退,陕北的民乱因为地方官员瞒报,朝廷还不知道,刚刚继位的崇祯帝踌躇满志,正欲奋发振作,为一代英主中兴大明,对于苏杭慢吞吞的动作不是太满意,但苏杭的计划把东虏北虏都捎带上了,这是开疆拓土的功绩啊。

    崇祯微微点头,对二人道,“随后朕让兵部议一下此策,两位爱卿同心协力,先将辽镇经营好最佳。”

    “是。”二人躬身施礼,这两天崇祯要会见的地方官员很多,时间很紧张,便让他们退下了,不过,就在苏杭要离开殿门时,崇祯道,“苏爱卿回去时候,去御马厩挑几匹马带走吧。”

    苏杭高兴答谢,随后想起了什么,对皇帝道,“陛下,东虏到草原后,粮食物资补给肯定困难,他们不敢向辽镇进攻,但其他方向须得防备他们越过长城劫掠。”

    崇祯点点头。

    二人出来,便见到又有两名不认识的大臣被太监领进去,袁崇焕埋怨道,“锐远,老奴病死的消息,你为何不通报与我?”

    苏杭看看他,“袁公,我也是刚刚接到消息,再说,他死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如果陛下不问起鞑子,我都会忘了说。”

    二人刚走到右顺门外,一个太监出来,说皇上在左顺门赐酒饭,二人就随着太监往东走去,皇上赐酒饭只是个形式,不能认真吃,酒也不能认真喝,只能把杯中的酒浇在地上,还得重新叩头谢恩,在封建时代,这件事被认为是皇帝的特别恩宠,也是难得的光荣。

    但苏杭并不知道这些,坐下甩筷子就吃,袁崇焕拦住他,又有太监过来笑着阻止,说明缘由,苏杭有点饿了,又吃了两口菜,才跟着袁崇焕向北叩头,山呼万岁。

    被苏杭这么一搅和,尤其是刚才自己和太监拦住他,苏杭居然又吃了两口,袁崇焕心里对他的恼火也就消了,觉得他是个直人,而且哪会也是自己冒失多言,也就不怪他了,只是心里暗想,自己这个巡抚在军事上的发言权太弱了。

    苏杭到京翌日,赵语芙一行在运河南段乘船、北段乘车,也赶在新年前,到了京城。

    高长寿常驻京师,不过他接到苏杭命令去金陵送信时候,便给苏杭在右安门附近安排了一处幽静住宅。

    苏杭和赵语芙相见,才发现彼此都想念对方得紧,倾情相拥激情交战,直到实在累了才沉沉睡去。

    崇祯元年元月元日,崇祯皇帝的登基庆典在紫禁城奉天殿举行,此前,礼部设立了四个机构来负责典礼的筹备工作,司设监下设总理、管理、金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人员,掌管仪仗、帷幕等事务。尚宝司负责安置设备,掌管符牌、印章。教坊司主管乐舞和戏曲,负责典礼上的演出。

    奉天殿安置宝座、云盘、云盖,殿外朱红色的台阶上还设了表案。

    元日一大早,朱由检率官员祭告天地宗庙,辰时,钟鼓齐鸣,皇帝穿着黄色衮服,衮服上刺绣十二种图案,有日、月、星、龙、山、火等,戴着有十二旅玉藻的冠冕,登上奉天门开始祷告。

    皇帝祷告时,苏杭袁崇焕等大臣身着礼服,由鸿肪寺的官员引导,走过金水桥进入皇宫,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静静等待皇帝祷告完毕。

    一刻钟后,崇祯结束了祷告,走进奉天殿就座,文武百官按照官职的高低依次进入,锦衣卫鸣鞭,将军卷帘后,鸿胪寺官员高喊行礼,官员们开始行三拜九叩头的大礼,行完礼之后,文东武西站立,等待藩属国觐见新皇帝。

    朝贡体制是古代东亚地区盛行的一套外交体制,被称为“中国的世界秩序”。在当时的皇帝看来,中国是泱泱大国天朝上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是天下共主,而其他四夷则是未开化之人,需要由天朝进行教化。

    到了明期,朝贡几乎成了中国对外交往的唯一形式,大明将周边国家或者土官都纳入朝贡体制之中,中国皇帝赋予邻国统治者官衔与地位,外国统治者则承认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交换商业贸易等利益,对于中国来说,是一种政治意味大于经济意义的外交关系。

    苏杭立在班列中,看着一个个藩属国代表进来叩拜,恭贺,奉上贺礼以及文册,文册上将他们这一年里所做的事情、功绩上呈皇帝,然后皇帝勉励安慰。

    朝鲜代表李庆全来了之后,向朝廷汇报了李倧“反正”之事,并请明朝皇帝册封李倧为朝鲜国王,但朝廷认定其为篡位,延宕不予册封,崇祯问了苏杭之后,才答应册封。

    藩属国里边有朝鲜、琉球、安南、真腊、暹罗、占城、爪哇、锡兰、吕宋、暹罗、缅甸、塔什干、阿富汗、锡金、不丹等几十个国家。

    对于藩属国来说,春节时来朝贡,是很有好处的,尤其大明新君继位,朝廷赠予的物品会更多,这繁琐的程序一直进行到午时,皇帝赏赐饭食,大家一起宴饮,旁边还有教坊司的乐舞和戏曲,喧喧闹闹直到傍晚才结束。